 |
广场舞总决赛现场。 记者 胡龙召 摄 |
昨天,宁波市首届全民运动会广场舞总决赛在国际会展中心1号馆广场拉开帷幕。这是宁波市人民政府主办、宁波市体育局承办的60个群众项目之一,参加总决赛的共有63支队伍近1200人,其中包括来自各区县(市)选拔赛的优胜队伍。 “全民运动会总共有60个群众项目比赛,广场是参与人数最多的项目之一。本次广场舞总决赛,作为今年中国(宁波)体育产业博览会的配套项目,为体博会营造了更好的氛围,同时也借此机会,让更多市民能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对推广群众体育运动也会起到促进作用。”宁波市体育局副局长徐健向记者表示。 老少皆宜的运动遍地开花 广场舞作为一种集体育健身、舞蹈艺术于一体的群众性娱乐活动,因不受场地、人数、时间、年龄的限制,颇受市民喜爱。 “在公园、广场等场所,每天都能见到人数众多的市民在开展广场舞活动,年龄几乎覆盖所有人群。我认为,广场舞和健步走、登山、迷你马拉松等项目类似,广受市民欢迎。”徐健说,全民运动会60个大项,其中包括一些社会参与度不是很广的小众项目,但绝大多数是有较好群众基础的大众项目。 年近70岁的邵阿姨是江北天合舞蹈队的一员,该队的成员以邻居为主。“以前大家是随意跳的,后来成立了队伍,也得到了街道和社区的支持,去年还专门请了老师给我们排练。”邵阿姨认为,自己和队友们都上了60岁,主要目的还是健身、娱乐,不要太累就行,“我们平时经常在一起做健身操、跳广场舞,身体好、精神好、心情好。” 参赛队伍中,记者也看到了青少年的身影。付雅婷是宁波少林文武学校四年级学生,她和妈妈一起,作为海曙高桥凤凰杨杨舞蹈队的队员参加比赛。“我以前看大人们跳广场舞,自己跟着学学就会了。”付雅婷喜欢跳舞,很多舞蹈都是一学就会。付雅婷和妈妈所在舞蹈队的发起人叫杨杨,她说:“这支队伍是从我家里跳出来的。一开始的时候是几个人在我家门口跳舞,后来加入的人越来越多,现在是我们那一带最大的舞蹈队了,平时经常一起跳的有五六十个人,这次来比赛的是12个。”杨杨告诉记者,现在队伍在当地有了一定名气,有时候会受邀参加一些表演,“但是参加比赛,经常都是我们自己AA制解决费用。我们也没有请过培训老师,都是看视频自己学,然后自己编排音乐和舞蹈,搭配服装。大家齐心协力,算是把业余爱好展示出来吧。” 推动群众项目规范化发展 参加本次广场舞总决赛的队伍基本都是业余舞蹈团队,不过比赛的组织规格相当专业:赛事由宁波市社会体育指导中心执行承办,项目分设规定套路与自选套路,还请来了不少国家级裁判组成裁判团队。 对此,徐健表示:“虽然群众性项目重在参与,但作为竞赛,就要讲究规则和公平。裁判非常重要,有助于整个赛事的圆满顺利举行,同时也借助高水平裁判,提高广场舞运动的整体水平,让大家在娱乐基础上,不断提高水平。这次请了省里的一些专家,以保证比赛的公正性,同时希望通过这样的比赛,对我市的广场舞水平有所促进,让广场舞更加科学、规范地发展。” 而很多队伍本身也在不断追求进步。海曙南门街道夕阳红舞蹈队的陈红霞说,现在社区也特别支持,自己和同伴们每周二、周五两天可以借用社区的室内场地进行排练。“我们这支队伍最初由一个志愿者群的成员组成,平时大家都在参与广场舞锻炼,后来群里有人提议组建队伍,于是集合在一起锻炼了。”陈红霞说,就这样从原来分散的自娱自乐活动,演变成了现在的团队集体活动。 鄞州区代表队是本次总决赛上最年轻的队伍,来自钟公庙街道。“我们的队员平均年龄40来岁,都是经过选拔的精英选手。”该队领队陈位飞告诉记者,钟公庙街道有非常好的广场舞活动基础,宁波市非奥项目排舞训练基地也落户于此。队员林南芳已经入队四五年了,她说喜欢参与这个运动,就是因为可以让自己“阳光、健康、美丽”。“现在大家相处得像姐妹一样了,广场舞是一个‘众乐乐’的运动。我们身边就有例子,以前没日没夜打麻将的女同胞,来体验过广场舞之后,不去麻将室了……”陈位飞认为,健康、正能量的活动,总是能吸引人的。 记者 戴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