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文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9月15日 星期日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长亭外,古道边……”

送别吴贻弓

他曾导演《城南旧事》《巴山夜雨》曾在宁波创办影视艺术学校

●人物资料

吴贻弓祖籍浙江杭州,1938年生于重庆,1948年起定居上海。1960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同年回到上海工作,历任导演助理、副导演、导演。1984年起,先后出任上海市电影局副局长、上海电影总公司经理、上海电影制片厂厂长等。参与创办了上海国际电影节。

2015年12月,吴老(中间穿红衣服者)一行来到宁波文化广场进行考察。

资料图片

    中国第四代导演代表人物之一、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中国电影家协会原主席吴贻弓于9月14日7时32分在上海去世,享年80岁。他曾创作了《巴山夜雨》《城南旧事》等传世名作。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吴贻弓老先生与宁波也有着很深的渊源,他曾担任过宁波上影影视艺术学校名誉校长和董事。

    多重身份中

    吴老最看重导演这一个

    作为中国第四代导演代表人物之一,吴贻弓的主要电影作品有:《我们的小花猫》《巴山夜雨》《城南旧事》《姐姐》《流亡大学》《少爷的磨难》《月随人归》《阙里人家》等。其中《巴山夜雨》获首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等奖,《城南旧事》获第二届菲律宾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这也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电影首次在国际上获大奖。

    去年,吴贻弓曾深情地表示:“离开电影界已经快20年,后来到了文联,到了电影局,不当导演,人家说你当官了。事实上,在我心中,所有的称呼里,导演是我最看重的一个。”

    外界评价吴贻弓的电影,说他是“理想主义者”,片子里到处流露出理想的色彩。怀抱理想主义,但经历过太多的吴贻弓,从未忘记过实干精神。他参与创办上海国际电影节的过程,就是很好的明证。“一方面是为了扩大中国电影的影响力,另一方面让中国观众看到更多的外国电影,用电影去认识世界。”他这么解释创办电影节的用意。

    当时一切都是从零开始,没有经费,也没有确定的人选。没钱,他去北京开会的时候住招待所、打面的;没人,他动用了所有的好朋友去找评委——给斯皮尔伯格打电话,让团队的人将《城南旧事》录像带寄给嘉宾去邀请,展示中国电影的水准,国际影星索菲亚·罗兰就是这么邀请来的。索菲亚·罗兰在收到吴贻弓的盒带之后,立马回了传真过来,说:“看了电影,我由衷地钦佩导演先生,我决定来。”

    从无到有的上海国际电影节1993年举办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评委阵容分量十足,第二年就得到了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承认,成为国际A类电影节之一。

    吴老在宁波

    出任过影视学校名誉校长

    除了上海外,吴老与宁波也很有缘分,他曾担任过宁波上影影视艺术学校名誉校长和董事职务。

    据媒体报道,2004年,时任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的吴贻弓以宁波上影影视艺术学校名誉校长和董事的身份在宁波出席了学校的董事会。当时他便袒露了自己的心声:“在3至5年内将宁波建设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影视人才基地。今后,上海电影集团的影视技术工作人员都从宁波招聘。”

    宁波上影影视艺术学校的合股方是上海电影家协会和上海电影集团,宁波方面则是甬江职高和阿波罗科技公司。2003年学校初办,首期第一个表演班招生时,宁波地区有500多人报名,最后录取了41人。

    当时上影集团缘何看中宁波作为未来的影视技术人才基地呢?吴贻弓也道出了事情原委。他说,虽然与江南地区其他城市相比,宁波与影视业的关系较为浅薄,然而“一张白纸反而能画出最美的图画”,而且上影许多艺术家都是宁波籍人士,对家乡非常关心,再加上宁波企业资金雄厚,对投资影视学校热心,更有政府方面大力扶持等原因,所以最后确定在宁波建校。

    昨日,一位知情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此后几年学校运作顺利,但后来由于合作方的变更,学校停办了,“具体哪一年停办的,不记得了,应该有十年了吧。”知情人表示,如今吴老斯人已逝,回忆起当时他对宁波的这段特殊情缘,难免让人黯然神伤。

    2015年冬天,70多岁的吴老还陪同上海电影集团演员剧团团长崔杰一行十多人,来到宁波文化广场进行业务考察,并打算借助上影的资源继续为宁波做点事。宁波文化艺术培训中心校长周赤明当时接待了吴老一行。

    虽然与吴老在宁波仅相处了一天时间,但吴老却给周赤明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是一位非常和善的老艺术家,一点都没架子。”周赤明说,听闻吴老去世的消息,他感到非常震惊和惋惜,“很感谢吴老对宁波的关心,祝愿老人家一路走好。”记者 施代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