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9月20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 七位宁波人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礼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隆重举行,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能与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一同登上天安门城楼,是一种莫大的荣誉。根据拟定的名单,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开国大典的共有662人,其中有7位宁波人。参加观礼的这7位宁波人分别是:中国工商业代表盛丕华、包达三,上海市工商业代表蒉延芳,宗教界代表刘良模,中国民主促进会代表林汉达,中国民主建国会代表盛康年,中国艺术界特邀代表周信芳。其中,盛丕华与盛康年是父子关系。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本报请宁波帮研究专家何静教授,讲述登上天安门城楼的7位宁波人与开国大典的故事。

    中国工商界代表,宁波帮先贤:盛丕华

    在这7位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开国大典的宁波人中,年龄最大的要数出生于镇海骆驼桥盛家的盛丕华(1882—1961)。

    盛丕华童年在镇海的一家私塾读书,14岁那年,他告别家乡前往上海,在银楼做学徒,17岁做了会计。1920年,盛丕华与宁波人虞洽卿、包达三等人创建了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中国的第一家证券物品交易所在宁波人手里诞生了。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和华北等地先后沦陷,盛丕华感到非常痛心,为了支援抗日,他动员家人将家中所有值钱的金银器物都捐献了出来,据说装了一卡车。

    抗战胜利后,一直憧憬国家富强民主、社会进步繁荣的盛丕华加入了民建,并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949年4月,盛丕华接到中共中央邀请,赴北平参与新政协筹建工作。10月1日,以中国工商界代表的身份登上天安门城楼,与党和国家领导人一同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

    中国工商界代表,工商业巨子:包达三

    包达三(1884—1957)出生在宁波镇海石塘下村的一个贫困家庭,没有经历过系统学习的他,跟着当秀才的父亲读过几年书,16岁到上海当学徒。1906年,包达三东渡日本求学。

    在日本,包达三经朋友介绍结识了孙中山先生,加入了同盟会,投身到反清斗争。之后的1911年辛亥革命,他还参加过敢死队。之后,包达三决定弃政从商,走实业救国的道路。

    包达三开办的第一家工厂是蛋粉加工,随后又创办了黄海渔业公司,与盛丕华一起成为中国第一家证券物品交易所的创办人。后又投资制药业,成为上海滩名副其实的商业巨子。

    包达三很早就和周恩来相识,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杀。同情共产党人的包达三,将周恩来接到自己的家里保护起来。后凭借他的实力和为人,救出了很多被捕的地下党员和进步青年,然后再设法把他们送到解放区。

    新中国成立之初,他将自家在上海黄金地段的98亩商业用地全部无偿捐献给了国家。在开国大典上,包达三作为中国工商界的代表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礼。

    新中国成立后,包达三先后担任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等多项职务。

    上海市工商界代表,实业报国爱国者:蒉延芳

    蒉延芳(1883—1957),镇海枫林石门前蒉村(今属北仑区)人。13岁孤身到山东当学徒,8年后进入上海最大的运输企业——中华捷运公司当职员。

    颇具经商光眼光的蒉延芳独资开设了一家保险公司和八家鱼行,成为上海滩很有名气的鱼货行老板。后来又进入房地产业。他先后投资创办和参与经营了20多家企业。

    上海“八一三”抗战爆发后,蒉延芳毅然投身到抗日第一线。他与人一起建起一座伤兵医院,热心救护抗敌受伤的前方将士。蒉延芳全力投入到难民救济安置工作,开办了多处收容所,先后收容难民达40多万人。

    对家乡宁波蒉延芳一直牵挂在心。1933年,宁波建造灵桥,蒉延芳就参与了筹资活动,相继投资了宁波太丰面粉厂、宁波永耀电力公司等企业,为改变家乡交通落后面貌,他又联合张继光等人修建了至今还在用的宁穿和宁横两条公路。

    1949年10月1日,蒉延芳作为上海工商界的代表被邀请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开国大典。

    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担任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委员、上海交通运输局局长等职。

    中国宗教界代表,首次教唱和指挥演唱国歌的人:刘良模

    刘良模(1909—1988),镇海贵驷人。1934年,刘良模在上海基督教青年会会所发起成立了第一个民众歌咏会,教唱抗日救亡歌曲。渐渐地,演变成一场汹涌澎湃、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歌咏运动。

    1936年6月,上海公共体育场人山人海,刘良模站在高凳上指挥“民众歌咏会”及群众齐声教唱《义勇军进行曲》《开路先锋》等抗日救亡歌曲。参加歌咏会的多达上万人,载入了上海人民抗战斗争的光荣历史。当时,刘良模汇编的一本抗日歌曲集,再版7次,销售2万多册。

    1937年日军攻占上海后,他率领中华基督教青年合唱团到金华、宁波一带宣传抗日和慰问抗日部队。周恩来在视察新四军后路过金华时,对他开展抗日歌咏活动十分赞赏,鼓励他继续进行下去。1949年10月1日,刘良模作为中国宗教界代表登上天安门城楼,见证了历史。

    中国民主促进会代表,著名教育家:林汉达

    林汉达(1900—1972),镇海龙山(今慈溪市龙山镇)人,我国著名的教育家、翻译家、文字学家和历史学家。

    林汉达毕业于之江大学(今浙江大学),后又赴美国留学,先后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

    1939年,林汉达回到灾难深重的祖国。他不仅是著名的学者,也是中国民主促进会的创始人之一。抗战胜利后,上海反内战的民主运动风起云涌,林汉达积极投身其中,几乎每天都要到学校和工厂去演讲。他的演讲生动深刻,具有很强的鼓动性。

    新中国成立前夕,林汉达与雷洁琼一起承担了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工作,并参与了《共同纲领》的制定,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一份贡献。10月1日那天,他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开国大典。

    新中国成立之后,他历任燕京大学教授、教务长,全国扫盲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副部长,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中国民主建国会代表,35岁参加开国大典:盛康年

    盛康年(1914—1965),宁波帮先贤盛丕华的儿子,身为几家公司股东的盛康年也是一位合格的企业家。

    “九一八”事变后,年仅17岁的盛康年和众多有志青年一样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不满,他参加了由宋庆龄、何香凝等发起组织的中国民族武装自卫委员会,到青年学生中发展组织。

    1946年初,盛康年加入民主建国会,与其父一起将红棉酒家三楼改为爱国人士的活动室,成为党团结工商界及其他民主人士参加爱国运动的重要阵地。组建和平请愿团就是在这里开会商量的。

    1949年10月1日,35岁的盛康年作为中国民主建国会代表,与其父一起参加了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被邀请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开国大典。

    中国艺术界特邀代表,京剧表演艺术家:周信芳

    周信芳(1895—1975),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麒派”艺术创始人。他演出的经典剧目有《徐策跑城》《萧何月下追韩信》《香妃》《董小宛》等。

    周信芳出生在一个京剧世家,祖籍慈溪。他6岁开始学戏,7岁在杭州首场演出,一亮相就受到观众喜爱,被称为神童。取了艺名七龄童,但总被人叫成麒麟童,后来就改成了麒麟童。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周信芳以辉煌的成就、精深的艺术造诣和高尚的人格,誉满中外剧坛,被公认为京剧海派代表人物。

    周信芳既爱国,也爱乡。1949年秋,宁波市区遭到国民党飞机的狂轰滥炸,损失惨重。为帮助家乡重整家园,宁波旅沪同乡会发动救援活动,周信芳热心参与义演募捐。1950年,在抗美援朝中,周信芳带着剧组举行义演,用演出所得,捐献了一架飞机。

    1949年10月1日那天,周信芳作为中国艺术界代表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了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后,他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担任中国戏剧学院副院长等职务。记者 朱立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