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我们的节日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10月07日 星期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是“满头争插茱萸花”,还是“菊花须插满头归”?

今日重阳,您会怎么选?

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九,传统的重阳节。到底是“满头争插茱萸花”,还是“菊花须插满头归”?茱萸和菊花,谁会在重阳节的这场较量中胜出,成为“重阳之花”?

    西汉开始流传“九九登高观景”风俗

    在我国大大小小的传统节日中,像重阳这种“日、月相同”的还真不少,比如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五月五“端午节”、六月六“洗晒节”、七月七“七夕节”……

    古人没有“强迫症”,而是对未知世界的数字崇拜。

    以重阳为例,“九”在古人眼中既是“阳数”,又是“极数”。古人常用“九重”来形容天之高,用“九泉”来形容地之极。由此可见,“九”是古人信仰中最崇拜的数字。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关于“重阳”的记载。不过,当时的“重阳”指的是天, 而非我们今天所说的节日。

    等到西汉时期,民间开始流传“九九登高观景”的风俗。

    到了唐朝,重阳节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而且据说还是个可以带薪“官休”的节日。

    自此之后,重阳的节俗开始逐步发展、丰满,并逐渐形成“登高赏秋”“孝亲敬老”两大核心节俗。

    重阳节古诗中,茱萸和菊花频刷“存在感”

    那么,“茱菊之争”又是何时萌芽的呢?

    西汉《西京杂记》中记载:汉武帝宫人贾佩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茱萸和菊花,同台亮相。

    从唐代开始,文人墨客更是将“茱菊之争”推向了高潮。特别是在有关重阳节的诗歌中,茱萸和菊花更是频频刷“存在感”。

    你说“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唐·杜牧),我说“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宋·宋祁)。

    你说“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王维),我说“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元·张可久)。

    你说“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唐·白居易),我说“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唐·杜甫)。

    粗粗浏览了一些关于重阳节的古诗,发现茱萸和菊花几乎是“包场”的节奏。

    “茱菊”本无可争,一个“辟邪”,一个“延寿”

    “茱菊之争”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菊花开花、茱萸结果的时间相近。

    “霜降之时,为此草盛茂”,菊花被古人视为“候时之草”,有“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的赞美。

    菊花独立寒秋的品性亦被赋予了“延寿”“不老”的文化意义,尤其是“九月九日采菊花与茯苓、松脂,久服之令人不老”。

    我们通常说的茱萸,指的是吴茱萸,一种常绿小乔木,一般初夏开绿白色小花,秋后成熟,果实嫩时呈黄色,成熟后变紫红色。

    吴茱萸的样貌实在“不出挑”,果实颜色倒是鲜艳,但放在“枫叶红了,银杏黄了”的秋天,也很容易被无视。

    它之所以能够在重阳“争得一席之地”,甚至和菊花“一较高下”,秘密藏在曹植的《浮萍篇》中:“茱萸自有芳,不若桂与兰。”

    吴茱萸具有浓烈、辛燥的气味。在古人眼中,这种强烈的气味具有“驱邪避祸”的效用,“悬茱萸于屋内,鬼畏不入也”,“井上宜种茱萸,茱萸叶落水井中,有此水者无瘟病”。

    其实,“茱菊之争”本无可争,一个是“辟邪”,一个是“延寿”。

    记者 石承承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