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蒂莫娃 |
|
敬一丹 |
|
叶兆言 |
|
沈石溪 |
|
阿来 |
|
张抗抗 |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与文化名人交流往往会有这种感觉。因为他们潜心生活、洞察人心,一部部作品都是对人的思想和情感的研究,倾听他们的分享,能解心头之惑,获得思想启迪,让人如沐春风、获益匪浅。本次书展,将有30多位知名作家和文化名人莅临主会场,与读者面对面交流。记者向您推荐其中几场重量级的分享会—— 伊蒂莫娃(保加利亚) 《佩尔尼克故事集》中文版首发 暨读者见面会 时间:10月18日(周五)9:30-10:30 地点:宁波国际会展中心1号馆舞台 保加利亚女作家伊蒂莫娃的短篇小说被翻译成英、法、意、希腊、希伯来等文字,在31个国家发表出版,享誉全球。2018年9月,伊蒂莫娃受邀参加了在宁波召开的中国-中东欧文学论坛,其间,她对小说集翻译成汉语出版表现出极大兴趣。经过宁波出版社一年的努力,短篇小说集《佩尔尼克故事集》汉文版首发式将在本届浙江书展上举行。 《佩尔尼克故事集》于2013年在保加利亚出版后,荣获了有“巴尔干诺贝尔文学奖”之誉的巴尔卡尼卡奖。全书由21个故事组成,生动描绘了生活在佩尔尼克及其周边地区人们的日常风貌,感情丰沛、寓意深远、文笔流畅,极具中东欧特色。 在译者胡咏平眼中,伊蒂莫娃是位高明的作家,“她时常在故事高潮之际,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见面会上,胡咏平也将一起出席。 敬一丹 和你聊“我的家信我的家” 时间:10月19日(周六)9:15-10:30 地点:宁波国际会展中心1号馆舞台 敬一丹自2015年从央视退休后开始写书。她最初以一本《我遇到你》回顾了在央视27年的经历,为职业生涯做了一个小结。新作《那年那信》出版于2018年,全书跨越68年时光,展示了敬一丹一家五代人的1700封珍藏家书,是一部“家世”式的成长记录。从1950年的情书到2018年的“微信控”,不同年代的气息渗透其中,也让读者看到了“懵懂无知”的少女敬一丹极富时代感的成长轨迹。 书展上,敬一丹将以《我的家信我的家》为题举办分享会,通过一封封书信,向读者分享自己成长历程中的故事。“记忆是一个人的本能,记录是媒体人的自觉,而纪念体现了代际的传承,这是我写这本书的原因。希望通过这样的记录,能让孩子们在回望过去时,不至于那么遥远。”敬一丹说。 叶兆言 新书《南京传》分享会 时间:10月19日(周六)11:30-12:30 地点:宁波国际会展中心1号馆舞台 叶兆言在南京出生、长大。他的爷爷是著名作家叶圣陶,爸爸叶至诚也是一位作家,曾任江苏省文联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在南京生活了60余年的叶兆言,其中40年都在写南京。他是被公认为书写南京最多、写得最好的当代作家。 在新作《南京传》中,叶兆言以史为纲,爬梳剔抉南京历史,从公元211年孙权迁治,到1949年百万雄师过长江,他以史学家的哲思、文学家的妙笔抖落尘埃,用时光深处的一个个人物和故事,重述古都千年的繁华与破败,落寞与顽强。 再一次提笔写南京,是因为叶兆言又找到了新的角度。他坦言:“我写过很多与南京有关的文字,觉得自己不会再写,不可能再写。直到找到一个新的角度——透过南京这扇窗户述说中国历史。没想到创作状态会那么好,有段时间,每天工作近10小时,结束时天旋地转,仿佛云里雾里,着实疯狂。作为一个写作者,一个上岁数的老同志,能够这样,实在太美妙。” 沈石溪 携军旅小说 和甬城读者见面 时间:10月19日(周六)14:00-16:00 地点:宁波国际会展中心3号馆舞台 沈石溪是小读者们熟悉的“动物小说大王”,他的作品畅销20多年,多次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并被翻译为英、法、俄、韩、越等语种在全球出版发行。 不少评论家认为沈石溪的动物小说有一种阳刚之美,沈石溪认为这来源于自己30年的军旅生涯。“我的动物小说有两条根:一是在西双版纳的地域之根,那里是我的文学故乡;二是在绿色军营的精神之根。” 今年7月,浙江少儿出版社出版了“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军旅”系列(四卷本),收录了他创作的多篇军旅题材小说,谱写了一阙西南边陲戎马岁月的时代颂歌,是沈石溪30年军旅生涯的再回首。书展期间,沈石溪将携《象群迁移的时候》《军鸽白雪公主》等“军旅系列”作品与读者见面,并分享他的创作经验和趣事。 阿来 将携英雄主义新作 《攀登者》来甬 时间:10月19日(周六)14:30-15:30 地点:宁波国际会展中心1号馆舞台 2000年,阿来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尘埃落定》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成为首位获茅奖的藏族作家。本届书展,阿来将携首部英雄主义力作《攀登者》与宁波读者见面。 《攀登者》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登山队的史实而创作,阿来以荡涤灵魂之笔,书写了中国两度登顶珠峰的传奇故事,体现了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攀登者”精神。 阿来成长于四川藏区,对雪山有着天然情感。他喜欢登山,也崇尚登山英雄。几年前,阿来得到了采访1960年登上珠峰第二台阶的4位登山英雄的机会。后来他觉得材料不够,便跑到拉萨,通过西藏登山学校,联系到1975年及之后多次登上珠峰的西藏登山队队员。 谈及创作《攀登者》的初衷,阿来坦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登山,是我们自古以来首次用科学的方式对待山川河流,在当时国家极其困难的环境下,攀登珠峰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也是激发我兴趣的地方。个人意志和国家意志,让这种不可能变为可能,彰显了英雄主义精神。” 张抗抗 分享关于“南方”“北方”的 点点滴滴 时间:10月20日(周日)9:15-11:15 地点:宁波国际会展中心1号馆舞台 张抗抗祖籍广东,出生在杭州,19岁到北大荒做了知青,在东北生活了14年,后来定居北京。张抗抗曾说自己是一个故乡在远方的“无根”作家,在新作《南方》《北方》自序中,她这样写道:“杭州是我的原生血肉,黑龙江是我的骨骼,北京是我的大脑和心脏。” 《南方》《北方》是张抗抗亲自编选、审定的以地域主题为线索的散文系列,对其过去40年来的散文创作进行了梳理,同时收录了近年来的一些新作。张抗抗用文字承载着她走过的南方与北方,相互交织,细腻温婉与粗狂豪放相融,两种语言交替切换。 《南方》《北方》是一个别具匠心的文化散文系列,不简单以地理上的南方、北方进行区分,而是更多地从文化认同角度考量,内容涵盖自然风格、人文历史、民间习俗、吃穿住行,既是一个文学读本,也是文化读本。 张抗抗除了将在书展主会场举行“心中的某个远方,总在南方或北方”分享会外,还将于10月19日14:00做客宁波图书馆新馆“天一讲堂”,主讲《海洋文明与现代精神》。 记者 俞素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