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我和宁波共发展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10月19日 星期六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6组“宁波帮”人物故事搬上舞台

“走到哪里,我都说自己是宁波人”

    本报讯(记者 滕华) 昨天下午,“我的中国心——‘宁波帮’与共和国风雨同舟70周年人文论坛”在镇海大剧院举行。包达三、王宽诚、曹光彪祖孙三代、包起帆、顾方舟、陈逸飞等6组“宁波帮”代表人物的故事,被演员们在舞台上生动地重现。

    传统意义上的“宁波帮”,在改革开放后被赋予新的意义。如今的“宁波帮”不单纯是一个商帮群体,已经成为一个集体的代名词。在2018年召开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的宁波人共有4位,除王宽诚和大家熟知的屠呦呦外,还有外交领域国家利益的忠实捍卫者史久镛和港口装卸自动化的创新者包起帆。

    “走到哪里,只要别人问起,我都说自己是宁波人。”舞台上,讲述着包起帆的故事;在台下,这位慈祥和善的长者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虽然生于上海、长于上海,但因为父辈都是宁波人,今年68岁的包起帆在全国各地作报告时,都会说自己是宁波人。

    从码头一线装卸工、机修工,到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上海市政府参事,包起帆最为人熟知的身份却是“抓斗大王”。他发明的抓斗,改变了码头木材装卸方式,工人再也不用下船舱,从根本上保障了安全,生产率提高了,卸船期也缩短了。就在他发明抓斗的1981年到1983年间,全国9个沿海港口木材装卸死亡14人、重伤64人。交通部听说发明出了木材抓斗,立即到上海开现场会,并迅速向全国港口推广。从此,港口再也没有发生过重大伤亡事故。

    “宁波舟山港这些年发展太快了,我作为港口工作者,对家乡的每一步变化都特别敏感。”包起帆说。

    “难以想象,百年之前,我的父辈坐着小轮船,从宁波去上海跟人家学做生意,而如今他的儿子又回到了家乡。如果父亲在天有灵,见到家乡宁波能有如此发展,一定会倍感欣慰。”包起帆家有兄弟姐妹5人,他排行第二,从小由外婆带大,刚读书时还是满口宁波话。因为小时候吃的都是外婆做的菜,所以至今仍对臭冬瓜、宁波烤菜、黄泥螺等宁波菜念念不忘,觉得最好吃的还是家乡菜。

    退休后,有了更多的时间,包起帆也和家乡宁波走得更近了。在老家镇海,包起帆有亲戚,偶有闲暇,他会回乡扫墓、拜访亲戚、旅游散心。他说:“故乡的山山水水是自己的根,总要记得我们从哪里来。”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