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书香新时代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10月20日 星期日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写的是英雄事 讲的是爱国情

阿来携小说《攀登者》与读者见面

    19日下午,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阿来携小说《攀登者》举行读者见面会。见面会前,本报记者对阿来进行了专访。

    无论是否登顶,他们都是勇士

    阿来一直从事文字工作,曾任成都《科幻世界》杂志主编、总编及社长。上世纪80年代开始写小说,第一部长篇小说《尘埃落定》获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他的《空山》《格萨尔王》也深受读者喜爱。

    见面会上,阿来讲起了创作小说《攀登者》中细节和故事。阿来说,这部作品是由真实的史实改编的。

    在与登山者的接触中,阿来的想法也开始转变。“起初,我特别佩服那些成功登顶的人,后来接触了许多因为种种原因没能登顶的。听他们讲登山过程中面临的残酷自然环境,各种突如其来的状况,还有一次次挑战自己身体的极限……我觉得,无论是否成功登顶,他们都是勇士,他们的付出是常人无法想象的。”

    就是要写一部关于英雄的作品

    从小生长在四川马尔康地区,阿来对雪山既崇拜又敬畏,他说自己喜欢登山,更崇拜登山英雄。

    “有人问英国探险家马洛里为何要攀登珠穆朗玛峰,他说‘因为山就在那里。’而当这个问题摆在中国登山队员面前,他们的答案更令人感动‘咱们自己的山,登上去,让全世界看见!’登山队员的壮举,不是为了个人逞英雄,而是体现出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意志品质,登山队员们用实际行动展示了,不可能变为可能,彰显了英雄主义精神。”阿来说。

    读者见面会上,“英雄”成为阿来口中出现频率很高的词汇。

    吴京等主演的敬业精神打动阿来

    电影《攀登者》上线后,票房一直飘红,但口碑迅速两极化。对于这样的现象,阿来表示能够理解也能接受:“首先电影和书不是一个类型的文学展示,读者和观众面对的是两种艺术展示。另外,整部电影包括我在内有3位编剧,在编写剧本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对艺术的定位。至于非议最多的本片导演,我个人认为不能苛责他,导演对于文化市场有着独特的认识,我们接受批评,相信未来能做得更好。”

    谈到电影中的几位主要演员,阿来对于他们的敬业精神赞许不已。“剧本定下来没多久,主演吴京、张译等人就确定了下来。吴京为了演好戏,自己跑到青海,找了一座雪山实地爬一次,他说要感受攀登的艰难。而张译是一位喜欢阅读,不停思考的演员,我的书他读过不少。”

    “12月的冬天,零下几十度,在大山里,有几位工作人员因为吃不消高山反应直接下山。而演员们依旧咬牙坚持,真是让人敬佩,我看到吴京在拍摄结束后,两条腿都快走不动了路了,只要有时间就在帐篷里治疗腿。”阿来说。记者 朱立奇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