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7版:三江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10月25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诗经》里的秋冬

豆雁

卷羽鹈鹕

    今年春天和夏天的时候,“大山雀的博物旅行专栏”分别刊登了《<诗经>里的春天》和《<诗经>里的夏天》。如今,凉风阵阵,转眼又到了秋天。

    我对《诗经》里明确涉及季节特征的诗大致做了一个梳理与统计,发现和春天有关的诗最多,夏天次之,秋冬又次之。因此,这里就把跟秋冬物候有关的诗合并在一起,择要为大家介绍一下。

    蟋蟀在堂,岁聿其莫

    当火热的夏天过去,秋虫唧唧,已然在草丛里轻弹一首“秋夜吟”。当古代诗人看到蟋蟀进入室内躲避寒冷,就知道秋已深,冬将至。

    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瞿瞿。(《唐风·蟋蟀》)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豳风·七月》)

    莫,即“暮”。当蟋蟀在堂之时,诗人就感叹时间又到岁暮了,因此告诫自己既要及时行乐,又要“好乐无荒”,即行乐不能过度。

    秋冬之际,落叶飘零,草木枯黄,面对此景,不同的人心情也不一样:

    萚兮萚兮,风其吹女。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萚兮萚兮,风其漂女。叔兮伯兮,倡予要女。(《郑风·萚兮》)

    萚(音同“拓”),即脱落的树叶。这是一首男女唱和之诗,节奏轻快。当秋风轻轻吹起落叶,出游的男女便说:“唱歌吧,你领唱,我来和!”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秦风·蒹葭》)

    深秋霜冷,芦苇苍苍,怅望伊人,远在一方。这是世界上最美的诗句、最深婉的情感,又何待言?

    何草不黄?何日不行?何人不将?经营四方。

    何草不玄?何人不矜?哀我征夫,独为匪民。(《小雅·何草不黄》)

    当岁末草黄,行役在外的征夫依旧在旷野中奔波,历经艰辛,命如草芥,更不能与家人团聚,故发出此哀叹。类似的诗歌还有《小雅·鸿雁》: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

    此诗借秋季长途迁徙的大雁的辛苦与哀鸣来起兴,感叹流民在野外劳作的痛苦。成语“哀鸿遍野”即本于此。

    再来看一位初冬时节等待爱人到来的女子的心声:

    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雝雝鸣雁,旭日始旦。士如归妻,迨冰未泮。(《邶风·匏有苦叶》)

    匏(音同“跑”),即葫芦。古代涉水之人佩带葫芦以防沉溺。苦,同“枯”。雝雝(音同“雍雍”),指大雁和鸣之声。那位女子清晨在河边听到大雁和鸣,就坦率而深情地说“士如归妻,迨冰未泮”,意思是说:你若真要娶妻,那就趁河水尚未结冰,赶紧过来吧!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

    除了大雁,《诗经》中提到的冬天的鸟,还包括大个子的鹈鹕:

    彼候人兮,何戈与祋。彼其之子,三百赤芾。

    维鹈在梁,不濡其翼。彼其之子,不称其服。(《曹风·候人》)

    诗中的“鹈”就是指鹈鹕,国内目前主要为卷羽鹈鹕,此为大型水鸟,嘴大,有喉囊,善捕鱼,目前主要越冬于中国东部沿海,从山东至广东均有记录。这首诗是讽刺那些不称职的“三百赤芾”(芾,音同“浮”,一种服饰。“赤芾乘轩”是大夫以上官爵的待遇)之人尸位素餐,犹如待在鱼梁上的大嘴巴的鹈鹕,不用打湿翅膀(不濡其翼)就有鱼吃。当然,现实中的鹈鹕如果也这样“不濡其翼”的话,是不可能填饱肚子的,此诗是用夸张的手法,讥讽那些不用干活就能过上舒服日子的新贵们。

    而当国政暴虐,民不聊生,古代诗人便把这残酷的统治比作凛冽的北风与飘飞的大雪: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惠而好我,携手同行。其虚其邪?既亟只且!(《邶风·北风》)

    雱(音同“乓”),雪盛之貌。诗人招呼好友说,形势如此恶劣,我们不如携手同行,赶紧逃走吧,否则就来不及了!

    当然,大雪纷飞,未必都是用来比喻恶劣环境。且看《小雅·信南山》,这是周王冬祭祖先的乐歌:

    上天同云,雨雪雰雰,益之以霡霂。既优既渥,既沾既足,生我百谷。

    雰雰(音同“分”),即纷纷。霢霂(音同“麦沐”),小雨。这里是说,瑞雪、小雨一起滋润大地,以生百谷。

    以上,把《诗经》中关于秋冬的诗句大致梳理了一遍。《诗经》中也有诗提到了多个季节,如《小雅·四月》,其前三章: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先祖匪人,胡宁忍予?

    秋日凄凄,百卉具腓。乱离瘼矣,爰其适归?

    冬日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穀,我独何害?

    从夏历4月的春末到酷热的6月,再到草木凋零的凄冷秋日与北风呼啸的寒冬腊月,诗人哀叹自己生不逢时,有家难归。

    至于最有名的“四季歌”,自然非《豳风·七月》这首杰出的农事诗莫属。全诗很长,共八章。其诗第四章如下: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箨。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豜于公。

    这里从夏历4月远志开花,5月蝉鸣,8月收割黍稻,10月落叶飘飘,再到11月打猎,腊月里献猎物,把小野猪(豵,音同“宗”)留给自己,把大野猪(豜,音同“间”)献给公家,整个过程结合不同的物候与农事,说得多么绘声绘色!

    尾声: 跟着物候读古诗

    《诗经》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尤其是其“见物起兴”的优秀传统,让中国古典诗歌与大自然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古之诗人,与大地浑然无间,草木鸟兽皆易触动情怀,发声为歌,天然成诗。

    相反,我强烈地感觉到,现代人与大地“隔”得太厉害了,因此生在21世纪的我们,难道不是更加有责任,继承《诗经》以来的“不隔”自然的传统,续写新的传奇吗?

    最后再说几句题外话。我想,在当代社会,我们一定可以具体做些什么,来让更多的人体认上述“不隔自然”的理念,唤起大家对自然、乡土与优秀古典文学的关心与热爱。

    前两年,我曾提出了一个把古诗与博物结合起来的户外学习的设想,后来得到了实践。我所选的古诗主要来自于《诗经》,如《小雅·鸳鸯》《周南·芣苢》《邶风·燕燕》《秦风·蒹葭》等,发给孩子的家长,让大家事先预习、熟读,在合适的季节去野外实地观察诗中提到的物候与物种——比如,早春去山区水库观察越冬的鸳鸯,春天去郊野看车前草与燕子,夏天去欣赏野生的绶草,秋天去感受“蒹葭苍苍”,冬天去“静观野凫”等——与此同时,再在现场让孩子们学习、朗诵相关诗歌,这一做法收到了不错的效果。一位年轻妈妈由衷地说:把古诗与博物结合起来,让孩子跟着自然的节奏学习诗歌、认识自然,这种做法把原本觉得有点隔膜的古诗变得立体、丰满起来了,第一次觉得原来如此“高大上”的《诗经》也是如此的接地气。

    是的,《诗经》原本“不隔”自然、“不隔”我们,相反,是现在的我们自己忘了传统,既“隔”了美丽的大自然,也“隔”了美丽的古典诗歌。是到了改变的时候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