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基层书记谈振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11月04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处处有美景 处处藏惊喜

宁海葛家村成了网红 村党支部书记葛海峰:打通艺术振兴乡村最后一公里

宁海县大佳何镇葛家村党支部书记葛海峰

    一天接待八九拨客人,有旅游管理公司过来考察的,有策划团队来对接亲子项目的,还有前来学习“取经”的……这是宁海县大佳何镇葛家村党支部书记葛海峰10月31日的工作状态。当天他还有几亩水稻田在收割,有客人来了,他撂下地里的活儿,穿着满是泥的鞋子去接待。

    因“艺术家驻村”激发村民内生驱动力,半年内村庄面貌发生巨变,葛家村成了全国闻名的“网红村”,葛海峰成了“网红书记”,迎来的挑战也更大了。不过,虽然忙碌,但他打心眼里喜欢这个村庄的生机勃发,他从一拨拨客人、一个个项目中看到了葛家村振兴的希望。

    村里处处有美景,处处藏惊喜

    一年前的葛家村,还是个青壮年在外务工、老弱妇孺留守的“空心村”;一年后的葛家村,则因“艺术振兴乡村”而生机勃勃。

    今年4月起,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丛志强带领团队三进葛家村,和村民一起,以融合设计的理念,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打造出千年画廊、仙绒美术馆、桂知苑等40多个共享艺术空间,改变了村容村貌,提升了村民的艺术创造能力,使葛家村成为以融合设计开启“艺术振兴乡村”模式的发源地。

    这个项目的关键在于,通过唤醒村民发现美、感知美的能力,让村民成为创造美的主角。把竹筒改造成盆景花篮,用边角料裁剪成布艺玩偶,用铁丝和树枝做成“墙角一枝梅”,把杂乱的乡院变成雅致的户外茶座……这些看得见的变化,都源于村民的创造激情。

    上周四,记者在葛家村走了走,三五步就有一处美景。无论是墙头的绿植与鲜花,还是院子里的灯笼与八仙桌,材料寻常可见,组合在一起就美得让人留恋。

    有人回村开酒吧,有人出资建民宿

    葛品高是“80后”,从小在葛家村长大,后来在奉化、宁海开了10多家品牌服装店,今年8月回葛家村开了村里第一家酒吧——仙人掌酒吧。

    10月31日记者前去参观时,看到在酒吧门口,一位打扮精致的女士拿着手机,对着门头上的仙人掌和院子里半遮半掩的石头台阶,拍了五六分钟。“相机也拍不出这里的美。”这位女士说,她们一行十多人是慕名从宁波市区赶来的。

    因为艺术振兴乡村,离宁海城区25.9公里的葛家村成了“网红打卡地”,每天都有客人涌入,每周都有活动,原本寂静的村庄顿时变热闹了。

    今年60多岁的葛志林正在装修,新建的三层小楼屹立在村口,外墙做成了砖红色,每层都有阳台和落地飘窗,院子里有一个用鹅卵石铺成的观鱼池。葛志林说,他按照中高端民宿的标准装修,总共六间房子,装修费算下来大约要30万元。“在宁海城区开厂的儿子出的钱,他说村里人气会越来越旺,省里、市里的客人都会来,档次要高一些。”葛志林说。

    村党支部书记葛海峰:

    打通艺术振兴乡村最后一公里

    一拨拨客人涌入,一个个项目上门,一个个民宿酒吧开业,葛家村“火”了。

    今年8月22日,葛家村融合设计艺术展拉开帷幕,宁海农村商业银行授信葛家村文旅贷5000万元,乡贤们汇聚一堂,商讨建立“艺术振兴乡村基金会”。眼下,葛家村正在申请3A级景区,未来有无限遐想的空间。

    对此,葛家村党支部书记葛海峰并没有感到轻松,他正思考着下一步怎么走,怎么带领村民致富。

    “之前是我们推着村民动,现在是村民催着我们干。我们在想怎么把‘艺术振兴乡村’这条路走到底,打通最后一公里。我们考虑引进第三方公司,把葛家村现有的资源和文化、艺术振兴乡村结合起来,发展文旅、民宿和商贸,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提高村民收入。”葛海峰说。

    据了解,宁海有363个村,葛家村的实践经验下一步将推广到宁海大部分村庄。同时,宁海县也会联系更多的高校,搭建更好的平台,让更多有情怀的艺术师生来宁海大显身手,共同为乡村振兴作贡献。记者 王冬晓 通讯员 徐铭怿 陈敏华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