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爱心城市 暖心故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11月13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暖男教师”
陈忠裕

10月13日,陈忠裕老师又带着双休日没有回家的学生到东钱湖游玩。受访者供图

    如果不是前段时间在万米高空救人,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的陈忠裕老师一下子成了网红,他温暖自己学生、帮助贫困山区学生、照顾患病妻子的故事还会被继续雪藏。

    57岁请缨当班主任

    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是一所职高学校。这里老师遇到的学生基本上是中考失利者,心中充满了无奈与无助。要让他们有信心、守纪律,班主任得花很多精力,因而当班主任的也多是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教师。

    2019年暑假,陈忠裕老师57岁,进入准退休状态,但他却向校长提出:再当班主任,带一届学生,尽一个共产党员的绵薄之力。

    “陈老师都快退休了,还主动请缨当班主任,让人感动,我校建校以来,很少有这么大年纪的老师要求当班主任。”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校长杨海如动情地说。

    “不管进校时的中考分数是多少,只要努力,三年以后,每个人的人生都会有很多种可能……”今年9月,陈老师成了19旅游与服务管理2班的班主任,学生们第一次集中到教室,陈老师就给他们讲述了很多学长“逆袭”的故事。

    “陈老师把我们照顾得太好了,是我们心中的‘暖男’!”19旅游与服务管理2班学生过佳旎说,陈老师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学生没钱吃饭、没带足衣被,陈老师统统会办妥。有一天中午,她没赶上吃中饭,下午饿得发慌,课间到陈老师办公室要东西吃。陈老师哈哈大笑,说:“你知道陈老师一天到晚在办公室等啥?就是等你们来求助!”说完拿出一大包好吃的。

    “每天早上我们一到教室,就能看到陈老师,每天晚上等学生睡觉后,他才离开校园,他就像我们的守护神。”19旅游与服务管理2班学生陈菲儿说。

    请几十名学生到家中吃流水席

    陈老师温暖的学生远不止19旅游与服务管理2班学生,在他执教的37年里,温暖了无数学生。

    2001年至2013年,陈老师每年都替学校去舟山招生,平均每年有100名舟山学生来学校读书,最多的一年有180名。由于路途较远,舟山学生双休日基本上住宿在学校。陈老师双休日经常带他们到周边游览,还带学生们去菜场,他们想吃什么,他就买什么,然后和他们一起到他家做菜。菜做好后,大家围着大圆桌吃,有时人多,第一批吃完了,第二批再吃,最多时,一天有几十名学生到他家里吃流水席。学校见陈老师对双休日不回家的学生这么好,索性让他负责“快乐双休日”远地住宿生娱乐活动。

    他看到有的舟山学生冬天穿得特别单薄,就悄悄地给学生买来衣服。为了维护学生的自尊,他会等到晚自修时,把学生叫到办公室,说自己家里有件多余的衣服,让学生试试看,如果合适,他就会轻描淡写地说:放在家里占地方,你穿去吧!后来,学生发现他家里怎么总有没用的衣服,不信了,对他说:“陈老师,这件衣服要多少钱?我下次回家拿钱还你。”陈老师会显得很大方的样子说:“没多少钱,老师工资高着呢!”

    舟山学生毕业了,陈老师又带他们去人才市场找工作。有的学生工作后觉得岗位不适合自己,陈老师又托人帮着另外找工作。

    王爱娜是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2005届学生,来自舟山,后考入宁波大学本科读书,毕业后成为一名小学老师。她说:“在职高的3年里,我切实感受到了陈老师对学生的关爱,那时我就下决心要当一名教师。”

    带病去贵州看望结对学生

    陈老师温暖着自己的学生,也温暖着贫困山区素不相识的学生。

    2006年冬天,陈老师从报纸上得知宁波天一广场有万人助学活动,就赶去结对了3名贵州省台江县的贫困生。

    之后,他联系上了3个孩子,每年如约寄上助学款,过年还会给每人再寄些钱和衣物。他还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旧衣物,邮寄给3个孩子和他们所在的学校。

    几年后,两个男孩在读完初中后外出打工,陈老师多次打电话去寻找,想劝他们继续上学,甚至想接他们到宁波来读职高,但都没联系上。让他欣慰的是,他资助的女孩杨再菊考上了一所医科大学。

    2009年下半年,陈老师的妻子被查出患肺癌,且已经到了晚期,家里为给妻子治病花光了积蓄,但陈老师从不向杨再菊提及,仍旧按时寄去助学金。2013年8月,杨再菊大学毕业后入职台江县医院当临时工。一年后,她考上了医院正式编制。杨再菊邀请陈老师去喝喜庆酒,她在电话里说:“我能有今天多亏了陈老师的资助,在我们这儿,考上编制是大喜事,要请寨子里的人吃饭,奶奶说一定要把您请过来……”

    其实,那年夏天,除了妻子病情不见好转外,陈老师也因为动手术大出血住院治疗了一个暑假。但看到杨再菊这么盛情,陈老师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2014年11月上旬,尚未完全康复的陈老师前往台江县,给杨再菊一家带去无限快乐……如今,杨再菊已经结婚生子,常问候陈老师。

    为患重症妻子种菜8年

    陈老师温暖着他人,也温暖着妻子。

    2009年妻子被查出患肺癌且已晚期后,陈老师向附近农民要了一块地,起早摸黑辛勤种植,让妻子吃上了绿色环保的蔬菜。妻子还经常将陈老师种的菜分给左邻右舍,听到大家夸陈老师菜种得好,她无比自豪,心情也好了许多。

    2012年7月和2017年3月,陈老师两次陪妻子到上海住院治疗,妻子不能吃他亲手种的蔬菜了,他就每天上街买来新鲜菜,拿到一家小饭馆煮好给妻子吃,让同病房的病人羡慕不已。

    为了让妻子早日康复,陈老师带妻子去打太极拳、去K歌,去宁波市读书人俱乐部参加活动,去外地旅游……他想尽办法让妻子开心。

    陈老师除了带妻子四处求医外,还通过自学取得了“中医针灸师”高级证书、康复理疗职业能力测评证书,把学到的中医知识用在对妻子的护理中。在长达3年时间里,他遵照医嘱每天半夜起来把中药“第一汁”倒出,再往药罐里倒入清水煎“第二汁”,以致于现在他每天凌晨2点多都会自动醒来。

    妻子患病后,医生断言她“只能活一到三年”,但陈老师用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妻子的身体比预想的要好很多。2016年5月14日,妻子还身穿旗袍,精神抖擞地参加了儿子的婚礼。2018年4月27日,妻子在陈老师的怀抱里离世,陈老师的爱,使她患病后生命延续了8年。

    “她去世22天后,孙子出生,她却没能见到……”提起妻子,陈老师遗憾自己没能将她留住。

    万米高空连救3人

    为了从妻子去世的痛苦中解脱出来,陈老师今年国庆长假随团前往俄罗斯旅游。

    10月7日,陈老师旅游结束,乘坐由莫斯科飞往杭州萧山的航班返回。第二天凌晨,广播里传出急促的声音:“飞机上有没有医生?我老公身体不好,现在情况很危险……”

    陈老师从自己的座位朝病人的方向走去。“陈老师,你最好不要去,弄不好要出人命的。”他的身后,传来团友善意的提醒。

    “怎么听不到心跳?血压已经很低了……”他来到病人面前时,一名女医生已经在给病人检查。点穴、针刺、挤血……在女医生的帮助下,陈老师用他掌握的中医针灸急救术将病人抢救过来。

    “活了!活了!”有人叫道,机舱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陈老师这才知道,这名乘客发病突然,机组人员不会说汉语,旅游团领队建议让乘客妻子用汉语通过广播向其他乘客求助,同时,飞机已经开始下降,准备在就近机场着陆救人。

    听说陈老师救了人,飞机上一名突发胃痉挛和一名晕机的乘客也让他急救,他们也很快恢复了正常。

    “我一看到别人遇到困难,就想上去帮。”陈老师说,在他的人生历程中,他感受到过很多帮助别人的快乐,所以很愿意帮助别人。

    说这话时,陈忠裕老师的笑脸单纯得如同孩子。人为什么一定要让岁月在脸上留下沧桑呢?愿陈老师继续用这天真的笑脸温暖学生、家人和素昧平生的人。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