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2019-11/14/A4/5583817_ds-zhuay_1573649166355_b.jpg) |
▲毛岙村党支部书记方国君。 受访者供图 |
![](../../../images/2019-11/14/A4/5583820_ds-zhuay_1573648884510_b.jpg) |
毛岙村。受访者供图 |
11月12日,记者从慈城镇出发,沿着毛力水库边蜿蜒的盘山公路,来到水库后方如画般展开的毛岙村。本月底,这里将成为全市乡村振兴现场会的其中一站。为迎接现场会的举办,毛岙村的干部、村民以及设计团队正紧张地做着最后的整修,哪个角落再种一棵树,谁家院子可以再整修,事无巨细。 毛岙村党支部书记方国君出现在热火朝天的人群中,“再最后加把油”。作为土生土长的毛岙人,方国君担任村支书19年,看着老家从偏僻穷村成为城市人趋之若鹜的“打卡地”,方国君也有小小的成就感。 19年前开始对村庄进行规划 毛岙村很小,方圆不足3平方公里,村民也不多,只有不到400人。“很多人都在上世纪70年代建毛力水库的时候迁走了。”方国君说,在当年,毛岙村是名副其实的穷村,因为多山少耕地,几乎所有人都以卖柴为生。出村只有一条很小的山路,他小时候去慈湖中学读书,要翻几座山头。当地老话“脚娘肚当米缸”,有没有饭吃,全靠脚走出来。故而建水库的时候,能走的人都走了,村子也变得更小。 直到本世纪初,毛岙村好像遗珠一样被“发现”。因为群山环绕,空气清新,满足了城里人对“世外桃源”的全部想象。在具有前瞻性的设想中,接任村支书的方国君开始有计划地对村庄展开规划。 首先是修路。2000年,方国君打定主意要在村口修一条3.5公里长、通往外界的柏油路,500多万元的造价汇集了国家拨款、村投资和村民援助的集体力量。现在看来,这笔钱花得值。 继而是造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毛岙村先天条件好,更要发挥优势。“我们有目的地选种了一些经济林”,比如红豆杉。这种树长得慢,却有很强的空气净化能力,且全身都是宝,叶子可以泡茶,果子可以泡酒。红豆杉不仅净化了空气,也鼓起了农民的腰包。方国君介绍,一株成熟的植株,可以卖到千把元,仅种植红豆杉一项,全村一年的收入就有四五十万元,毛岙村也被不少人称为“红豆谷”。 除了红豆杉,白茶、杨梅、橘子、毛竹等也是村民主要的经济来源。“这些林木,美化了村里的环境,也丰富了旅游项目。”方国君这样形容种植经济林带来的意外之喜,“春天可以采茶叶、挖毛笋,夏天吃杨梅,秋天采橘子、红豆杉果子,这就是城里人向往的生活啊!”已经很熟悉城市用语的方国君用他带着浓重方言口音的普通话说。 “离尘不离城”是最好的宣传语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毛岙村有了两句自带的宣传语:“空气论斤卖”“离尘不离城”。前者固然是形容空气一流的山居环境,后者乃因全面通路后的毛岙村离市区车程大大拉近,到慈城不到5公里,周末有很多从杭州、上海赶来的远客。 从很多年前开始,毛岙村就为旅游开发编织起路线图。村里批地建房,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房子必须依山而建,不能造在村子中间的空地上。村民不理解,方国君这样解释:毛岙村本身平地资源就少,这些平地应该用来以后更好地开发利用。 因为地理优势,毛岙村很顺利地成为江北区北山休闲游步道连接线中的一环,登山、骑车、徒步、长跑,路过毛岙村、知道毛岙村的人越来越多。抢抓机遇,毛岙村第一时间引导村民开办了茂湖山庄、茶语山庄、村门口等10余家农家乐,带动村民创业增收;同时,完成两期生态公园建设,使之成为江北区规模最大的村级开放式公园。菜地、紫藤架、河流、小桥、长廊,不知不觉,拥有了乡村生态旅游业态需要的各种元素。 去年,毛岙村成功引入3个高端民宿品牌。“大乐之野·勿舍”“莲心谷”以及清代建筑风格民宿“居善地”,3个项目为毛岙村带来商业资本投资超过5000万元,且几乎每晚都满房。 “这3个项目我们接洽了很多年,可以说想了各种办法一定要引进。”在方国君设想中,一个成熟的“景区式村庄”,从中低端消费到高端消费都要有配备。高端民宿带来的“流量”和为村庄带来的整体规划与设计灵感是不可多得的。 果然,不久,方国君便成功与其中一家民宿的设计方建立了联系,一起为整个毛岙村出谋划策,做更长远的规划。“乡村振兴重要的一环是产业振兴,毛岙村不可能去搞工业,一定要走人文路线,依靠有生力量,源源不断地为村庄注入文化品位,文化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方国君说。 人文产业带动乡村振兴 民宿“勿舍”内有一个书吧,是江北区首家乡村精品书吧。在毛岙村村委会修缮期间,这里是方国君接待客人的首选之地。“座位周末是没空的,全部满员,一家人的话,孩子在这边做作业,大人看看书、喝喝茶,画面特别温馨。” 2018年,毛岙村全年共接待游客5万多人次,实现全村经济总收入1430万元,其中餐饮、住宿、农副产品等经营收入180余万元。村集体可支配收入120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36020元。“农家乐、民宿为村民提供了不少工作机会,近些年,许多年轻人也陆续回村。” 今年,利用宁波市乡村振兴现场会的契机,毛岙村再次对环村道路进行了全面改造提升。在水环境治理方面,累计投资1000余万元,先后实施完成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自来水管网升级改造、进水设备改造、小山塘维修加固、溪坑整治等项目,彻底解决了村民及游客的用水问题,饮用水源达标率、自来水入户率、饮用水水质合格率、污水排放等均实现了预期目标,进一步促进了村庄生态环境改善。 “我们还同专业人士讨论研究,提出了很多原创新概念,目标是将毛岙村打造成生态山地、绿色产业共建,原真乡村、品位生活共享的样板。将来,在这座农旅结合的休闲综合体里,还将有临湖的咖啡吧、农创超市区、农旅文创商店和电子商务平台,包括应先生彩铅画、宁波天一国乐团、绘画工作室、儿童拓展基地等多个项目也将落户毛岙村。”方国君说。 近几年,在农旅开发之路上愈走愈远的毛岙村已先后获得“浙江省最佳自然生态村”“浙江省卫生村”“浙江省美丽乡村”“浙江省特色旅游村”等省级荣誉称号,2018年还被评为“中国休闲乡村”。方国君说,目前,毛岙村的规划已经做到了2030年,将继续将村子打造成为民宿艺术村、生态旅游村和居家养老目的地。 记者 顾嘉懿 通讯员 杨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