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慢生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11月16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寻访灯塔守望的

象山渔文化

路边渔民晒着的鱼鲞

东门老街入口

渔港风情

东门灯塔

    一望无际的涛涛东海,渔船桅杆林立的海港码头、略带咸腥味的扑面海风,还有海鲜美味和浓浓的渔业文化……来宁波这座滨海城市旅游,去象山看大海、吃海鲜、品文化,自然必不可少。

    数千年来,象山人民缘海而居,生活与文化因海而生,靠海而存。丰富的海洋资源、多样的渔业生产、浓郁的渔区风情、斑斓的渔家艺术,构成了当地历史悠久、类型丰富、形态多样、文化生态完好的海洋渔文化。这一次,让我们一起沿着海的足迹,以东门渔村为重点,来一趟宁波象山的渔文化之旅吧。

    A灯塔守望的“第一渔村”

    东门渔村,位于象山东门岛上。来象山开展渔文化之旅,首先推荐的去处,自然就是象山东门岛。那里拥有浓厚的渔业文化底蕴,渔业码头、渔船、鱼市场以及各式与渔业文化相关的庙宇和博物史馆;那里是一个由灯塔守望的神奇地方。在银杏渐黄、海风微凉的秋日,记者踏上了赴象山东门岛的旅程。

    象山东门岛隶属于象山石浦镇,位于该镇的东南部,与石浦码头只隔了一条窄窄的海道。记者自驾前往,先来到石浦镇,然后驶过一座红色的大桥,便来到了东门岛。这座大桥,桥名便叫做铜瓦门大桥。

    沿东门岛的深处驶去,一路上随处可见的是停泊在码头或船厂的渔船。在秋日下波光鳞鳞的海面,林立的白色桅杆和高耸的船头船尾,把这里的海岸线景色装点得异常美丽。

    时值开渔季,码头上可以看到不少渔民正在忙碌,整理渔具、运冰、晒网等,空气中弥漫着海的咸味以及浓浓的鱼腥味。在马路边,屋檐前,时时可见渔民晒着的鱼鲞。当然,这里还有专门的鱼交易市场……

    这里还是一个地道的渔村,渔村名就是“东门渔村”。这村子名声在外,据称曾经是渔业经济最发达的地方,至今还有“新石浦,老东门”之说。东门渔村也因此被称为“浙江渔业第一村”。

    来到这个东门渔村游览,村干部和老渔民第一时间推荐的便是东门灯塔。沿着东门岛沿海马路一路开车向东南方向驶去,开到马路尽处,便可见一小山。沿小山拾级而上,便可见一座巨型灯塔耸立在山头海岸。

    这是一座在民国时期建造起来的百年灯塔。塔旁有两块石碑都记载了这灯塔的由来。碑上文字显示,这里是当地渔民通海要道,但航道险恶,早在1915年,有任筱和、任筱孚两兄弟(人称二难兄弟)筹钱在此买山头建造灯塔,“指迷航路”,造福渔民。后在1919年因故被毁,任氏兄弟与延昌纪传长等人筹资,仿“北渔山灯塔款式”重建了一个三层圆形砖石结构白色灯塔。

    在该灯塔西面100米处,还有一座任氏兄弟的墓。该墓雕镂精巧、工艺超群,极具文化价值。据记载,在2013年时,这座灯塔和任氏墓都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B“活态”的渔文化博物馆

    事实上,东门渔村山海兼备,风光旖旎,海防历史悠久,岛上古迹、古貌、人文景观众多,海洋文化历史遗存丰富,渔家风情浓厚,称得上是一个“活态”的渔文化博物馆。

    沿着前文所述的百年灯塔向西向北再拾级而上,很快便可以看到东门岛上另一种古文化遗存。首先便是刻有“勿忘国耻”“出其东门,介尔昭明”等几块石碑。其中,“出其东门,介尔昭明”的落款为蔡元培。据介绍,这是1927年军阀混乱时期,蔡元培先生在有关人士的帮助下在东门岛上避难时所书。这块石碑上还有蔡元培先生的雕像。

    再往山上稍走几步,映入眼帘的则是一片古城墙,甚至还有几个炮台。据称,东门渔村在明代时,还曾经是与宁波卫、定海卫、观海卫一起并称“四大卫”的昌国卫。站在这里的炮台边上远眺茫茫大海,不由得令人遥想当年英勇的渔村人民和兵卫一起抗击倭寇的壮烈场景。以上这些,被称为“东门岛门头山海防古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东门岛上,另外值得一提的则是我国南方滨海渔村较为常见的妈祖文化。东门岛门头山的山顶上,就建有一座高耸的妈祖像。在东门渔村的居民住宅区的深处,还有一个有名的“东门妈祖庙”。这座妈祖庙还是浙江省重点文保单位。

    东门岛上,另外还建有不少值得观赏的庙宇。其中包括门头山上的海神庙,以及渔民居住区后靠山而建的一座城隍庙等。记者注意到,这城隍庙建筑气势恢宏,里面甚至还有一个完整的戏台。众所周知,城隍庙一般是建造在我国繁华商业中心的,由此可以想见这个渔村曾经之繁荣。

    C逛古城集市品千年文化

    在东门渔村的沿海码头附近,记者还找到了一条“东门老街”。

    老街的门头似乎还是新的,可能尚在开发之中的缘故。记者前往时,老街里人气不算旺,但这里窄窄长长的石板巷和林立的老式屋宇,仍然可以给人一种满满的怀旧和古意。

    当地村民告诉记者,在渔业经济发达的古时候,东门老街曾经是一条非常繁华的商业街。漫步老街,可见这里仍然保存着一些老式门楼和院落,看到几家卖南北货的老字号商铺仍在营业,还能邂逅一条较大型的船模,此外色彩缤纷的渔灯也俯首即是。

    为了更多了解滨海渔文化集市的情况,离开东门渔村,记者还去走访了与东门岛仅一海湾之隔的象山石浦渔港古城。在这里,碗行街、福建街、中街、后街等总长1670米的4条老街保留完整,组成了古朴的石浦老街,其中以中街最为繁华。老屋梯级而建,街巷拾级而上,蜿蜒曲折,令人叹服古人对城池设计的智慧。

    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官方推荐

    嗨品象山味·文化体验之旅:德和根雕博物馆—象山影视城/中国海影城—东门渔村—石浦渔港古城—谢才华剪纸艺术馆—溪里方村文旅中心

    特色:象山渔文化、影视文化、乡村文化和非遗文化融为一体。记者 谢舒奕 文/摄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