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邵建定在贵州黔西南州六星村的蚂蟥养殖场。 |
宁海人邵建定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的人生会在53岁时发生戏剧性转折:放弃做了几十年服装生意,跑去贵州养起了蚂蟥。11月20日一早,看着广袤的养殖池,他感慨万千。今年120亩的蚂蟥产值达到了1000万元左右。 去贵州养蚂蟥 蚂蟥,学名宽体金线蛭,是水蛭中药用价值较高的品种。近年新发现水蛭制剂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和抗癌方面具有特效,所以价格一直很高。 宁海一直有人在养蚂蟥,作为生意人的邵建定挺“眼红”。因为利润高,他很想涉足。但他知道,蚂蟥养殖技术是宁波大学海洋学院金春华教授和宁海力洋成校的王可红校长经过七八年时间努力获得的。想要学,得问他们才行。 没想到,邵建定刚提出,专家们就爽快地答应,唯一的条件是必须去贵州养。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是宁波市对口扶贫地区。 养殖试验基地很成功 2018年12月,“门外汉”邵建只身一人跟着两位专家,踏上了贵州黔西南州晴隆县沙子镇六星村的土地。 第一次到贵州晴隆,邵建定就被说服了。晴隆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非常符合蚂蟥生长的条件。“我先跟着两位专家学技术,再把技术教给当地人。”今年3月,邵建定一次性投入1200万元,在当地开始建设沙子镇蚂蟥养殖试验基地。现已建成养蚂蟥面积120亩,养螺面积150亩,种菜面积250亩,孵化幼苗700万苗。 邵建定告诉记者,大部分地方蚂蟥养殖的成活率只能达到30%到50%,但是他的沙子镇养殖基地按照宁波的养殖方法,成活率达到80%以上,每条平均15克,远远超出全国平均水平,可以说非常成功。基地早已和北京、香港、宁波等地药厂药店签订购销协议。2020年,蚂蟥养殖面积将会扩大八倍左右。 收获的不只是利润 更让邵建定喜出望外的是,这个项目大大提高了当地老百姓的收入。单单蚂蟥养殖一项,每年约需长期用工90人,养殖时间为5月至11月,平均每人每月有3500元左右收入。其他,如养殖福寿螺的蔬菜种植能够解决将近3000人的临时务工。目前该项目已带动了28户贫困户务工,每户年均可增加收入28000元。 “前面二十多年都在做生意,没有思考为有需要的人做点什么。现在看到六星村村民的钱袋子鼓了,村民饭桌上的菜丰盛了,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站在蚂蟥养殖基地旁,邵建定说,自己这次投资,收获的不只是利润。记者 章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