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热点聚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11月28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海桑洲、三门沙柳、天台泳溪两市三地协作共治

贯穿三地的清溪又见香鱼游

清溪宁海段。 通讯员供图

河道巡逻队巡查河道。 通讯员供图

    曾经作为“贡品”的香鱼是宁海人的骄傲,由于它对水质的要求很高,本世纪初差点绝迹,一度成了珍稀鱼类。不过前几天宁海桑洲镇上叶村村民王启同惊喜地发现,家门口的清溪中又有香鱼悠游。

    这是我市宁海桑洲镇和台州市三门沙柳街道、天台泳溪乡两市三地5年来加强清溪流域水环境保护的结果。昨天,两市三地相关负责人聚集一堂,签署了《关于加强三地协作共治的决定》,这是5年前三地签署的《关于加强清溪流域水环境保护的共同决定》的深化和创新,标志着三地共治共管共享的领域由五水共治扩展到应急救援、平安建设、基层治理等各方面。

    “三个地方同源、同风、同俗,在治理清溪流域水环境保护的5年里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我们将进一步深化沟通合作机制,拓展合作领域,助力三地和谐共进,共享治理成果。”宁海县桑洲镇党委书记葛建标说。

    5年前签署

    清溪流域

    水环境保护决定

    清溪,发源于天台县苍山北麓,由天台泳溪下溪头村进入宁海桑洲境内,自西逶迤东去,在三门县沙柳旗门港注入三门湾,全长40余公里,流域面积164平方公里,其中宁海境内流域长度12公里。

    清溪是天台泳溪、宁海桑洲和三门柳沙街道的母亲河,一条河贯穿三地,上下游的矛盾不可避免。

    “历史上这三个地方因为森林防火、用地、用水不时有矛盾,村民交叉到对方村里、镇里反映问题,有的因为一些分歧发生争执甚至斗殴。”一名在宁海桑洲工作了10多年的工作人员介绍,交叉地带曾发生过森林火灾,卫星遥感发现了,三地争执不下,从村、镇(乡、街道)、县、市层层上报,到了省里也是“官司难断”,“掉转头来还是要三地坐下来一起解决”。

    2014年,五水共治开展,多头治理、各管一段显然不能满足要求。于是,宁海桑洲镇牵头,把上下游的天台泳溪、三门柳沙街道的“一把手”叫到一起,探讨三地齐抓共管清溪流域水环境治理问题。当年,三地签订《关于加强清溪流域水环境保护的共同决定》,探索跨行政区域界限联动治水模式,开展共同治理、交叉督查、联合保洁等工作,形成“一江清水秀三地”的共治局面。

    5年交叉督查20余次 解决各类问题200余个

    “当年我们就把上游河道边唯一的企业给搬迁了,清理整顿了一些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养猪场。”天台泳溪乡党委副书记洪天兵说。

    紧接着,40多公里的清溪河实行“分段包干”“属地负责管理”机制,有了“河小二”,在交界村落实行村级网络协作模式,建立以清溪及三地交界村村干部、网格员为主的共治队伍,采取“现场判断、集中讨论、协同处理”的方式,对发现的问题打包建档,最快当日、最迟三日分清问题归属部门,根据排查情况统一治理标准、统一制定对策,明确治理目标、治理重点和治理时限,并互相通报反馈治理情况。5年来,三地共开展交叉督查20余次,排查企业、养殖场100余家,解决各类问题200余个。

    “共治队伍一开始负责河道巡逻,比如发现毒鱼电鱼或者河道上有偷排的情况了,是哪一段的问题就由哪一段去管,慢慢扩展到了应急救援、平安共建等。”宁海桑洲镇一名工作人员清楚地记得2017年发生的一件事。

    2017年4月,上游天台县泳溪乡一大理石厂冲洗切割石材流下的大量粉末,造成清溪水体污染,下游多个村无洁净水源。

    桑洲镇政府联合泳溪乡采取紧急应对措施,组织两地民兵应急小分队人拉肩扛,合力将200多个装满沙子的麻袋放入水坝,阻挡污染水体流动,保护了两地水源清洁和群众吃水安全。之后,泳溪乡责令大理石厂进行整改。

    将在多个领域 建立共商联治平台

    今年年初,沙柳街道某企业在桑洲下洋周村租赁场地和机器,雇佣下洋周村6名村民生产。今年10月,下洋周村村民反映该企业未支付其近半年工资,桑洲镇司法所在接到群众投诉后,迅速同沙柳街道相关部门联系,两地相关部门积极合作与老板沟通,仅一周就解决了工资矛盾纠纷。

    5年来,三地合作从“治水”开始,扩展到了基层治理多个领域。防溺水救助、台风天的防洪防汛等多个领域,三地共同组建的20余人执法队伍定期开展巡查、交流,在执法过程中相互配合、调查取证、整改落实。同时,不定期召开三地交流会议,组织“两代表一委员”、沿河村庄干部对近期工作成效进行打分和评议,确保不走形式。

    据了解,5年来,三地共开展联合行动80余次,共同解决环境卫生问题100余个,稳控边界纠纷30余起,三地协同治理机制的落实,打通了边界群众纠纷属地管理的“最后一公里”,切实解决三地群众关注的民生热点难点问题。

    昨天,两市三地负责人现场签署了《关于加强三地协作共治的决定》,三地将在基层治理、矛盾化解纠纷、应急救援等多个领域建立共商联治平台,形成区域联治联席工作机制。

    “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自己解决,5年来三地形成的治理经验应进一步发挥效用,同源同风同俗,共治共管共享,造福三地百姓。”宁海县桑洲镇党委书记葛建标说。

    记者 王冬晓 通讯员 徐铭怿 吴劼阳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