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一阁景色 |
|
它山堰 |
|
鄞江古镇 |
一个城市应该有给人印象深刻的名片,只要提起它,就会让人想起这个城市,这便是城市名片的魅力所在。 走进宁波,你会发现鼓楼、月湖、天一阁、三江六岸等一张张城市名片,不仅赋予了这座城市源远流长的人文历史,也记录见证了宁波发展的成就。 1 鼓楼: 记录老宁波的繁华荣耀 从宁波南站下火车,便可以乘坐地铁来到鼓楼。作为地标性建筑,鼓楼是宁波城的发端之地,也是城市的心脏。宁波还有句专门形容鼓楼的老话——“天封塔,鼓楼前,东南西北通走遍”。根据记载,宁波鼓楼始建于唐长庆元年(821年),距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了,它是宁波历史上正式置州治、立城市的标志。 走近钟鼓楼,斑驳的城墙上满是岁月的痕迹,青砖黛瓦映出它洗尽铅华后的沉静,只有城楼顶上的自鸣钟,每逢准点钟声洪亮,远传四方。穿过古老的城门,中间百米长的仿古木屋是售卖各类小工艺品、字画的小摊点,街道两旁分布着古玩街、东南亚风情街等特色街区,与街内古色古香的马头墙、迂回曲折的空中走廊等形成吃、喝、游、购、娱一体的“宁波民俗文化商游基地”,这里繁华依旧。 到了鼓楼,一定要去看一看永丰库遗址。永丰库遗址位于中山西路北侧唐宋子城遗址内,是一座宋、元、明时期大型衙署仓储遗址。 宁波鼓楼一带,自唐代长庆元年始建明州(今宁波)子城以来,一直都是城市的核心区域所在。因此在考古中发现,永丰库遗址不止有元代的遗址,还有历年多个朝代的遗址和文物。 永丰库遗址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古代地方城市的大型仓库遗址,是中国宋元考古的一次突破。2001年9月和2002年3月,文物部门先后两次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国家文物局于2003年4月将其评定为“2002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 三江六岸: 蕴含多彩的海丝文化 从三江口出发,追寻海丝遗迹,感受海丝文化,是探寻宁波历史的第一步。宁波的三江六岸,显示着多彩的海丝风情;这里的天一阁·月湖、庆安会馆、老外滩等地标,记载着深厚的海丝文化。 来到三江口,月湖是首先要打卡的地方。“三江六塘河,一湖居城中”,说的就是月湖。月湖并不大,却与三江口大约形成在相同时代,处于河姆渡文化后期。 在月湖,你会见识一位“老朋友”——王安石,正是他的到来,开启了月湖琅琅的书声。从此,这里书院林立、学术播扬、科举兴盛、世家代出,藏书守道蔚然成风。历代相传的藏书楼是月湖周边一道温暖的人文脉流,也是守护宁波人精神家园的屏障。天一阁保存着大量地方志,成为考证众多城市文化脉流的重要依据,也是浙东史学兴起的源泉。当然更让人津津乐道的,还有黄宗羲登临编书、全祖望登楼抄书的故事。 大方岳第,位于月湖风景区东岸、镇明路广济街口,周围风景秀丽,松柳遍植,楼阁亭榭覆布,向来为浙东文人名士雅集 诗文唱和之地。走进位于大方岳第的“天一荟”,这里有低吟浅唱的越剧、地地道道的甬剧、字正腔圆的宁波走书、古色古香的宁波本土民乐演奏,由此可以遥想南宋时期“月湖诗社”文人墨客聚会、吟诵弹唱的盛景。 拜访过月湖,可以到莲桥第走一走。它位于海曙区开明街26号,民国建筑,中国本土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科学家屠呦呦曾在这里居住过,屋子主人是曾任香港甬港联谊会会长的姚庆三。 天封塔,位于解放南路与开明街交叉口。老宁波人有首民谣:“天封塔,十八格,唐朝造起天封塔,沙泥堆聚积成塔……”现在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天封塔,是1984年经过文物古建筑专家论证后,参照宋代塔形建造,于1989年12月完工。天封塔是古代明州港海以及奉化、姚江、甬江三江汇合水运的航标,也是又一个城市地标建筑。 在海曙区靠近东门口的战船街上,有一座庄严恢宏的建筑静静地伫立在姚江边,这里是宁波旧时金融业的最高决策地,也是现今中国钱庄业保留最为完好的会馆建筑。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围是青砖雕砌的高墙,正面大门屋顶中间是福、禄、寿三星雕塑,两边屋沿上各塑有两个龙头。大门两侧围墙上两条精心雕琢的盘龙镶嵌在圆形的砖窗中,显示出这栋房子的不凡身价。大门正上方,“钱业会馆”四个金光闪闪的楷书大字赫然入目。 如今三江口崛起了一座座高楼商圈,和义大道、1844广场、江北老外滩都在延续着宁波的海丝精神,成为一张最靓丽的金名片。 3 鄞江古镇: 开启“宁波之根”的探寻之旅 鄞江镇地处四明山东麓,历来是浙东重镇,素有“四明首镇”之称,也被誉为“宁波之根”。鄞江古镇始建于公元401年,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是宁波地区历史最悠久的古镇之一。镇内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山堰,还有多处明清至民国建筑。镇区三面环山,鄞江和樟溪河穿镇而过,镇郊有晴江岸古树群、上化山古宕古道,风景秀丽。 它山堰,位于鄞江西侧的它山之隅,由巨石条层层堆积砌建而成,全长134.4米,高约3.05米,宽4.8米,横跨于鄞江之上。它是与都江堰、郑国渠、灵渠齐名的中国四大古水利建筑之一,堪称是水利建筑史上的奇迹之作。 唐代以前,鄞西平原雨季经常河水泛滥成灾,旱季湖田干涸;海水倒灌,田地碱化,老百姓深受其苦。唐太和七年(公元833年),它山堰堰体大坝基本竣工。几十年间,在当时还没有任何机械设备的条件下,几代鄞江人用双手筑起这座堰坝。民间流传着十兄弟的传说。为了将筑大坝最关键的十根基桩固定在水底,十兄弟用血肉之躯随基桩沉入水底,铮铮铁骨的十兄弟代表了当年为建造它山堰付出过血汗的鄞江先人们。 先人们充分利用鄞江的地势,堰坝设计与之完美契合,堰身结构设计方面的科学性颇具现代原理,创造了古代水利工程的奇迹,比国外同类技术的运用早200多年。2015年,它山堰成为宁波市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到了鄞江,一定要去五龙潭景区看一看,这里群山怀抱,悬崖耸立,溪谷幽深,是一个集游览观光、休闲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山地型旅游区。如今还建造了网红玻璃桥,吸引了大批游客的到来。 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官方推荐: 宁波城市印记之旅:鼓楼—永丰库遗址公园—月湖—莲桥第(屠呦呦旧居)—天封塔—1844广场—和义大道—钱业会馆—三江口—庆安会馆—江北老外滩—大方岳第《天一荟》—鄞江古镇—它山堰—五龙潭记者 鲁威 文/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