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旅游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12月03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桥会与老街故事

桨声灯影见高桥

    走进高桥老街,一个字就是:静。与一路之隔、车水马龙的五九省道相比,老街仿佛是另外一个世界。沐浴在冬日暖阳下的老街,一副悠然自得的模样:临河的一长溜老街铺着斑驳的石板路基,圆圆的系船孔上还系着小木舟,河埠头点缀着花花草草,浣衣女拾级而下,洗菜洗衣。 

    老街位于后塘河与大西坝河交汇处,自古是杭绍水路来甬必经之地。古时,西塘河上百舸争流,尤其是官船往来如织。据鄞县地方志记载,由高桥向东一箭之遥的景安铺,唐宋时代又称马铺,为“出望京门十里”之驿站,官府的公文信函及晓行夜宿的驿使快马都在此驻足,因此高桥一带自古繁华。

    宋宝佑四年 (公元1256年),沿海制置大使吴潜重建了高桥。元明清各代,屡经修缮,最后一次重修为光绪八年 (公元1882年),至今已历100多个春秋。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末,桥旁沿河仍然一片繁华。据当地一位王姓村民回忆,桥的东边是高桥街,长约l里,是十里百村闻名的“商贸区”。最繁华的时候,分上下街两段,一路行来,西侧廊屋与店面相连,雨天可以照常开市,街前有4米宽下街沿,河边停满了各地赶集船只,装货卸货十分繁忙。每逢农历集市日,从四面八方前来赶集的人成千上万,上午五点到十二点,街上人山人海,熙熙攘攘,把街道拥挤得水泄不通。特别是农历十二月廿七大市,人道“高桥河水也要涨三分”。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农贸市场的繁荣和交通的发展,高桥传统的集市贸易开始衰退。

    与街面“丁”字相交有小墙门、老柴门、穿堂门、新屋门等从明清至民国的老旧墙门院落,里面至今还存有不少老房子,比如清代建筑“新屋门”、高桥卫生所中医门诊,都留有不少回忆与故事。老街对面是一座规模宏大的高桥基督教堂。

    据记者了解,目前高街镇政府正逐步对老街进行“恢复旧貌工程”,对周边的环境进行清理与整治,修旧如旧,并增加了一些停车区。但令人担忧的是,随着当地居民的陆续迁出,留在老街生活的人群以中老年人为主,平时人气较为萧条。同时,吸引游客停驻的体验项目也比较缺少,尚有待开发。

    记者 周晖/文 张峰/摄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