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12月04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妇好”方斝、商代父乙觥、金缕玉衣、唐代鎏金银盏……

这些国家一级文物都来宁波了

“华夏文明之光——河南文物珍宝展”明天开幕

“妇好”青铜方斝(商)

金缕玉衣(西汉)

    金缕玉衣,2008块玉片由金丝连缀而成,1986年面世后便震惊世界;“妇好”青铜方斝,出自1928年以来殷墟宫殿宗庙区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妇好墓;青铜神兽,龙首虎颈,顶着萌萌的笑脸,却是被先秦楚人赋予礼乐信仰的神秘怪兽……

    这些都是将于明天在宁波博物馆开幕的“华夏文明之光——河南文物珍宝展”中的代表性器物。本次展览合计展出145件来自河南的文物遗珍,其中包括30件国家一级文物:夏商青铜重器、两周秦汉礼制玉器、唐宋金银瓷器,共同组成了华夏文明诞生、发展的煌煌图景。

    它们身上

    有“中国”的气息

    本次展览,以“华夏文明之光”为题,直贯3000多年前的夏商时代,中原大地的仰韶、龙山部落文化经过发展演变,孕育出早期的国家形态——夏商周。1976年在河南安阳殷墟发现的妇好墓,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商代王室墓葬。妇好这位传奇王后,她征战四方的英姿背后,映衬的是商作为早期国家形态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事实。

    展览中就有一件妇好墓出土的青铜方斝,通高67.6厘米,三足鼎立。斝是古代盛酒、温酒的器具,也是商周典型的青铜礼器。西周以后,礼乐崩坏,中华大地各立为王,象征权力的青铜器不再是一个国家的专属,本次展览中的垂鳞纹青铜升鼎,是春秋时期楚地的青铜礼器,所谓升鼎,就是形制一样、大小相次的列鼎。器物上除了带有时代特征的蟠螭纹,还有几个神秘而可爱的小怪兽,体现出繁复的青铜工艺,更彰显着当时中华大地上膨胀的国家权力。

    说到礼器,除了青铜,我们熟知的还有玉器。本次展览中最醒目的玉器,是独占了一个展区的西汉金缕玉衣。中国人对玉的崇拜由来已久,西周时期就将玉作为丧葬礼器,所谓“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展出的这件西汉金缕玉衣长1.76米,由2008块玉片用金丝编缀而成。古人赋予玉以种种美德的同时,认为玉有灵性,用玉殓尸,能使尸体不腐,金缕玉衣是丧葬用玉中的最高档次,可以推断这应该是西汉国王级别的王族陪葬品。

    它们背后

    

    是生活的至美

    本次展览有两条线索:其一追溯华夏大地上国家的诞生和发展,其二彰显古代社会发展背景下人们物质生活所能达到的至高至美。对艺术美的追求,从古至今从未停歇。展览中一件商代的父乙觥,圆雕、高浮雕和浅浮雕相结合,器盖上的龙造型极为生动,这种装饰繁复精巧的青铜器,让人很难相信在3000多年前,华夏大地竟有如此巧夺天工的冶炼技艺和浪漫多姿的艺术想象。

    进入唐代,强盛的国力和开放的姿态,带来了更多的艺术形式和审美趣味。展览中一件唐代的鎏金银盏,椭圆的银盏呈花形,内底錾刻火焰珠,双鱼纹、水波纹,莲瓣纹、流云纹等纹饰“各司其职”,加上荷叶盏托,造型优美生动,让人想象到这样一幅生动的画面——唐代的贵族们聚集在一起,其中一人使用这套茶具,喝着时兴的煎茶,风雅而精致。

    到了北宋,审美风向为之一变。钧窑瓷作为当时备受追捧的生活器具,达到了相当的艺术高度。正所谓“黄金有价钧无价”,本次展览中的钧窑天青釉碗,釉色蓝中带青,器形规整温和,浓缩了北宋雅致高远的审美特征。

    青铜、玉器、陶器、瓷器、金银器……它们或精美或古朴,或藏着未解之谜,在它们的背后,凝结着华夏先民的智慧与创造,更贯穿着华夏文明的精神内核。记者 陈晓旻 通讯员 项聪颖/文

    记者 周建平/摄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