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热点聚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12月09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依托“老励工作室”
建立全镇大调解平台
还成立志愿者服务队和讲团

矛盾不升级不激化不出镇
慈溪匡堰做到了

老励(左二)在开展调解工作。 通讯员供图

    近日,慈溪市匡堰镇“上林讲团”举办了一场关于心脑血管疾病保健与预防的讲座,吸引了不少上年纪的村民,因为贴合当下热点,大家听得津津有味。

    上林讲团之所以受到追捧,除了讲师是镇上的工作人员、内容接地气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它依托“老励工作室”,拓展成为讲身边故事、解当下疑惑、了解新风新政的“议事园”。

    在匡堰,提到从警36年的励金敖,人们纷纷竖起大拇指。喜欢穿梭在山区田头、村陌巷道,不爱打官腔,用大白话讲政策、调纠纷的老励,深得百姓信任。

    2015年匡堰派出所成立老励工作室,之后又将派出所、司法所、劳保所、信访办、文化站等纳入体系,建立全镇大调解平台,并以老励工作室为品牌,先后成立鸿雁志愿者服务大队和上林讲团等,完善了“品牌引领、专兼结合、多线联动”大调解工作体系,确保辖区矛盾纠纷不升级、不激化、不出镇。

    一句话顺畅化解邻里纠纷

    上周,记者见到了励金敖。爱说爱笑、声音洪亮、笑声爽朗、待人真诚,是记者对老励的第一印象。

    化解群众纠纷有啥诀窍?老励举了个例子。

    去年,辖区内一位老太太和邻居大爷常有口舌之争。有一天,老太太碰到邻居大爷,一通抱怨后,两人吵了起来,老大爷本来就有高血压,气上心头,突然倒地,被送进了医院。老大爷的儿女们找老太太理论,老太太也怄气住进了医院。两人较起劲来,在医院住了一个多月。眼看这场纠纷如乱麻一团,老励一句话让矛盾化解。

    “我经常找老太太聊天,发现她性格直爽,对孤身一人的小叔子很照顾,忍不住夸赞了一句‘像你这么好的嫂嫂,真是难得’,一句话把老太太哄开心了,她也把心里话讲了出来。”老励说,老太太讲她身体没大碍,觉得自己说了几句话就要赔偿医药费,就装病住院打起了“持久战”。

    老励攻破了老太太的“心防”,从中做起了工作,两家人误会解开,谁也不怪谁,各自承担了住院费。

    集合各方力量参与“老娘舅队伍”

    察言观色、对症下药,是老励调处矛盾纠纷的方法,其核心是心系群众、为民解忧。凭着多年的工作经验和良好口碑,老励“调”出了威信,“调”出了亲和力。2015年,老励工作室应运而生。

    怎么用好这个“明星工作室”,建立完善全镇大调解平台机制,是匡堰镇党委、政府一直思考的问题。

    “我们根据所在辖区的实际经验,深入践行新时代‘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枫桥精神,以“党建+一室一队一讲团”模式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社会治理格局,走出了一条符合匡堰特色的‘枫桥经验’之路。”匡堰镇党委委员、慈溪市公安局匡堰派出所所长吴建峰说。

    据介绍,老励工作室集合全镇各方面德高望重的“意见领袖”参与“老娘舅队伍”,成立了“1+7+X”团队。其中的“X”为集全镇大调解力量的义务调解协会,下设5个小分队,包括由各村有威望的年长村民组成的“银发调解”队,由各村治保主任组成的“乡贤议事”队,由各企业各场所负责人组成的“老总评理”队,由各村热衷村居和谐建设的热心肠妇女组成的“热心阿嫂”队,由医疗、国土资源、劳保、安监、法律等专业领域工作人员组成的“专家支招”队。

    “群众遇到问题,可以菜单式选择义务调解员参与调处,遇到疑难重点矛盾纠纷,义务调解协会队员根据身份特点和自身特长,协助调解员调解纠纷,效果很好。”匡堰派出所教导员魏杰介绍说。

    此外,老励工作室还将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职能部门,比如劳保所、司法所、城建办等拉进来,一起推动基层矛盾纠纷的解决。

    “一室一队一讲团”模式

    公安牵线,融合民间公益力量、职能部门后,老励工作室成了全镇大调解平台,以党员民警服务驿站和社区警务室等为调解分中心,迅速响应指令,成为当地村民“走得进、坐得住、聊得开”的警民互动窗口。今年以来,各分中心共开展调解服务56次,化解矛盾23起,群众满意率达100%。

    调解群众纠纷是老励工作室的部分职责,服务群众才是根本。近年来,依托老励工作室,匡堰镇又发展了鸿雁志愿者服务大队和上林讲团。

    鸿雁志愿者服务大队下辖公安服务分队、农业服务分队和医疗卫生服务分队等。“村民家里老人走丢了、电器坏了,打个电话,我们志愿者服务队就会有响应。”老励介绍说,两年前的冬天,村民岑先生80多岁的母亲走丢了,30多名救援人员在雨夜搜寻了3个多小时,找到了迷失山中的老人。

    上林讲团把匡堰派出所、城建办、禁毒办、安监所、卫生院等工作人员纳入讲师团队,结合实际制定了34门课程,内容涉及户籍管理、健康教育、平安出行、毒品防治和安全生产等多个方面。

    “今年夏天有个村民来听课,现场提问‘当年因为上学把户口转出去了,回乡多年能不能建房’,我们就把城建办的讲师请到台上给他解答。课后,有好多村民都来咨询这方面的事,我们立马针对农村宅基地、住房、户籍等内容搞了个讲座,有100多人来听。”老励说,很多理论政策通过上林讲团这个平台在群众中普及开来。

    记者了解到,这两年,匡堰镇刑事案件每年下降20%以上,民间纠纷调解成功率在98%以上,辖区内涉警信访、越级上访零发生。匡堰镇连续7年实现安全生产零死亡、重大事故零发生,荣获全国首个“安康杯”竞赛先进单位称号。

    记者 王冬晓

    通讯员 沈超君 魏杰 岑高雷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