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热点聚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12月17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夜、迷雾、大雪
挡不住他们的脚步

目标:被困游客
警力救援,出发

2016年1月22日,横街派出所民警雪中救援。

2019年12月7日,龙观派出所组织警力救援4名被困游客。

2019年1月1日,章水派出所、龙观派出所、海曙巡特警大队三方联合,雪夜进山救援被困游客。

    海曙西部片区山川绵延、风景秀美,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游玩,不过,游客迷失山野的险情也时有发生。在周边的几个派出所里,有一群担负起深山救援任务的警员,他们熟悉脚下这片土地,一有警情便奋不顾身,寒冬、深夜入山搜救早已是家常便饭;他们有勇有谋,往往在遭遇“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时,也能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希望。昨天,记者走访了海曙横街派出所、章水派出所和龙观派出所,倾听这些救援人员的故事。

    深夜迷雾 烟花引路找到迷途者

    毛爱华:要对得起这身制服

    今年53岁的毛爱华,是海曙横街派出所的一名辅警。横街派出所每年都会接到数起游客在山林迷路的警情,老毛也记不清自己参与了几次救援行动。

    老毛印象最深的一次救援,发生在2016年年底。2016年11月28日晚上6点,派出所接到警情,有12名游客迷路被困山中,其中还有5名孩子。情况危急,熟悉地形的老毛主动请缨,跟随民警展开救援。

    游客被困的地点是当地人俗称的“猫头山”,只有几条小道通往山顶。夜里山上起雾,搜救难度大增。面对人手不足的困难,老毛建议向毛夹岙村村委会求助。很快,在村委会的组织下,10名熟悉地形的村民赶来帮忙。

    为方便联系,搜救人员和被困游客加了微信,但由于山上信号不好,语音通话断断续续听不清,游客发来的定位地址也有偏离,救援人员被定位信号带偏到了大雷山,白白走了2个多小时的冤枉路。无奈之下,双方只能用最传统的短信交流,可即便如此,游客们的手机电量也支撑不了太久了。

    此时已是晚上9点,山上气温越来越低,老毛意识到,再这样僵持下去,救援人员耗尽体力也不一定能找到人。于是,他和同组寻人的村民商量,想要用警笛或者强光手电指引方向,让迷路的游客顺着声音或者光过来。不过,这一主意被村民否决——冬日深山雾气大,警笛和强光手电穿透力不够,操作性不高。当时,村民随口说了一句:放烟花还差不多。对,放烟花!老毛他们买了近2000元的烟花,找了个有水源、视野好的空地放起了烟花。很快,双方通过这种方式成功“接头”。深夜11点多,12名游客被顺利护送下山,而老毛身上的汗水,已经湿透了厚厚的制服。

    这么些年,山里来去救援,即便再辛苦,老毛也只有一句话:“要对得起身上的这身制服。”

    大雪封山 救援路上不知道摔了多少跤

    陈恒军:关键时刻还是得站出来

    龙观派出所的陈恒军,今年50岁,参加辅警工作已有19个年头。

    “最难忘的,是今年1月1日参与的那次救援行动。”陈恒军说,当天,有4名江苏游客登山赏雪被困,派出所接到报警已经是晚上8点多,面临地理位置不明、大雪封山、气温骤降的严峻情况,救援刻不容缓。陈恒军主动请缨参与救援。“安排好路线后,大家兵分多路,进山搜救。”陈恒军回忆,上山途中,大雪不停,山路积雪厚、结冰严重,他和队员们艰难地在雪山穿行,不知道摔了多少跤,浑身湿透,但一路上谁都没停下,凭着意志力埋头前进。终于,在1月2日凌晨1点左右,大家在深山的一间废弃民房里找到了受困的游客。

    找到人后,救援队没有贸然下山。因为山里气温低、信号差、积雪阻路,众人体力有限,再增派车辆上山存在安全隐患,在多路救援力量汇合后,大家商量暂时将里梅村村委会作为安顿休整点,一行人步行十余公里赶到村委会。等到天亮,救援指挥点增派了3辆汽车携带食物和水前往里梅村方向,才将脱困驴友和救援力量护送出山区。

    陈恒军说,也知道徒步深山很危险,但关键时刻他们还得站出来,毕竟拯救生命要放在第一位。

    “人肉导航仪” 对山区小路了如指掌

    应国异:做好该做的事

    今年55岁的应国异,是土生土长的章水人,2005年开始在章水派出所参加辅警工作。只要在村里提到他,每个人的嘴里几乎都是差不多的答案,“国异啊,爬山最厉害了。”这里的爬山,不单单指从山脚登到山顶的速度与体力,更是指他对章水大多数山区的熟悉程度,一些没有路牌、未经开发、没有名字的山区和小路,他都知道。

    也有人经常问起,“章水这么多山,没有名字,没有开发的山多了去了,国异师傅你怎么都知道?”他总是笑着回答:“农民嘛,年轻的时候总是到山上去,去砍柴、挖笋,时间长了,走得多了,就知道了。”正因如此,每每章水派出所接到游客迷路的警情,要选择救援人员的时候,应国异总是首选。

    今年,章水派出所准备在山区设立提示牌,既能给游客指路,也方便救援时对被困人员定位。在划定区域设点的时候,应国异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与同事群策群力,提出了设点位置。

    很快,这些提示牌就发挥了作用。今年12月初,章水派出所接到报警称,有3名游客被困周公宅水库附近。被困人员称自己这里有一块路牌,上面写着“1号”。“叫上国异吧,他去立的牌子,他对那里熟。”值班民警便带上应国异,一起开始了这次救援行动。

    警员们很快确定了被困人员的位置,迅速找到了被困人员。这次的救援,明显比以往轻松了许多。

    应国异常说,自己已经是派出所里的“老人”了,只想发挥自己有限的能力,做好自己应该做好的事情。

    编后语

    近些年,游客被困深山的警情频频发生,每次救援都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才能将他们从险境救出。生命是第一位的,救援行动自然是必须的,但某些“驴友”往往不熟悉山情,又过分迷信手机导航,连基本功课都没做足就进山了,还专挑山间小道钻,等到迷路了,又不得不寻求救助,花费大量的警力和救援资源。

    户外登山探险本无可厚非,但游玩时一定要把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做好充分准备,不要轻易涉险,不要轻易进入未开发区域,必须要携带食物、饮用水、手机电源等备用物资,在出现迷路、跌伤等险情时,要第一时间选择报警。

    记者 王思勤 通讯员 徐露 张飞 周圆圆

    通讯员供图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