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清时期的三进眠床。 |
有地方特色的眠床 正面临消失 胡加春是大榭人。在穿山半岛上年纪人的记忆里,40年前,家家户户还或多或少拥有各式老家具。各家因经济条件不同,家具档次差异很大,有的工艺精湛、做工考究,有的朴实、实用,有的则很简陋。 那时候,北仑地区农家结婚时,新郎家要备一套房,至少带4件老式家具:凉床(眠床)、沙橱、房前桌、夜桶箱,新娘家嫁女儿时要有被柜、小橱、开门箱、樟木箱等家具,才算体面。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春风吹进门,婚嫁习俗也与时俱进,条件好些的新郎家会备有两套房,一套新式房,一套沿承百年的老式房,不过眠床还是有不少人在用。 再后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现代化的居家生活用品越来越受人们欢迎,年轻人结婚时追求时尚,喜欢选择新款家具。老式家具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用眠床的人越来越少,会打造老式家具的手艺人 也随之越来越少。 胡加春在走访老百姓家时发现,大榭一带的眠床带有浓浓的地方特色,有三进拔步床、七弯凉床、中拷凉床……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听都没听说过。他不无惋惜地对记者说,如今守着老式家具的大多数是60岁以上的人、住在老房子里的人,当老房子面临拆迁时,这些老式家具就不得不面临被丢弃或毁坏的命运,“特别是在老年人离世后,这些有年代感的老家具、老物件很难保留下来,除了部分高档的被人当古董收藏外,其他的可能再也看不到了。” 5年收集60多张各式眠床 “人的一生三分之一时间都在与床打交道,每一张旧眠床都有故事,甚至是一个家族繁衍的故事。”抱着这样的想法,胡加春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商量后,决定收集旧眠床。5年来,他们收藏了60多张眠床,大榭当地的红床、凉床基本都收集全了。这些眠床中,有的是他们花钱买来的,有的是对方半卖半送的,甚至是全送的。“希望下一代能够知道我们老祖宗是怎么过日子的,不要忘记老祖宗的文化。”胡加春说。 在库房里,记者看到,这些眠床大部分是清末、民国时期的,雕工和制作十分讲究,床架上镶嵌着各种神话传说、戏曲人物、花果鸟兽、山水风景,都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东西。 眠床的规制也有一定讲究。“凉床有七弯凉床、三弯凉床、断三弯凉床、中拷凉床,红床有平板床、冲天床、花板床,还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湖式床。这些来自民间的旧床大多数是素雅简练的甬式普通床,采用古老的榫卯结构工艺制作,床体材料以杉木、榆木为主,雕刻材料以黄杨木为主。”说起这些“宝贝”,胡加春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 以前看谁家是不是富裕,就看他家的眠床选材、工艺如何。胡加春他们的收集品中,有一张晚清时期的三进眠床,头进左右两侧摆有太师椅,第二进左右两侧摆有夜桶箱(内有马桶)、茶几,第三进是床,看上去十分气派,属豪华型。胡加春说,像这样的三进床较为少见,非富即贵的人家才拥有。制作这样一张床,可能要两三个师傅共同完成。据他了解,以前有户人家还有七进眠床呢。 还有一张民国时期的七弯凉床,左右后三面原来都有嵌玻璃的围屏,屏面镶嵌白色牛骨,围屏由多扇屏风组合,每扇都可推开。可惜的是收藏这张床时,玻璃已毁。细看这张七弯凉床的床架面板和花屏,骨木镶嵌的图案展现的是亭台楼阁、各色戏曲人物,寓意家庭和美;架面中档两侧的倒挂狮,床两边的靠首(又称遮锦)吉子雕刻都相当华丽,可领略能工巧匠透雕、浮雕、阴刻等精湛技艺。 此外,一张清末的花板红床可称得上是红床系列中的精品。这张床的朱砂红架面板除了人物雕刻等传统工艺外,漆匠还采用了贝壳沙喷底、人物鎏金等工艺。整张床看似素雅简练,工序实为繁杂,采用了高嵌、平嵌雕刻技艺,山水人物皆出自典故;雕饰部分贴金,金光稍有褪色。 有意思的是,有些用杉木或榆木制成的眠床,能同时看到不同时代的烙印,比如花屏上的旧式雕刻被铲除或涂抹,呈现出“大海航行靠舵手”等油漆画。 每张床背后都有一个家庭的故事 小小库房里,60多张不同年代的红床、凉床,大部分是大榭当地的。 胡加春说:“木器是有温度、有灵性的。”多年来,他生活简单、粗茶淡饭,至今仍在上班。他用自己攒下的钱收集这些旧眠床,找寻其中的故事。 在收集的过程中,有一位捐凉床的95岁老人跟胡加春说,这张床是他父亲结婚时爷爷传给父亲的,等到他自己结婚时父亲又传给了他,本来想继续传下去的,但儿子住上商品房不想要这张床,还给了他,他也没处放了。老人希望有个地方能将这张饱含温情的物件传下去,让更多人知道。 有一位老人在参观胡加春收集的眠床时,边看边流泪。老人想起年轻时家里穷,自己快结婚时买不起眠床,婚事差点黄了,父母咬牙东借西挪凑钱买了张三弯凉床,后来弟弟要结婚时,这张床又转给了弟弟。想起以前的事,他实在有点伤心。 还有一张凉床,从做架子、拷头、雕刻都是郭巨南门村木匠陈光龙一手完成的。一般来说,雕刻是由雕花师傅、嵌镶师傅完成的,但这张床却由一个师傅完成,足以说明当时穿山半岛工匠的手有多巧。 有的眠床看似普通,没有什么装饰,但实用性很强,床板下设有柜子,可贮藏粮食或被褥,床头下的小柜子可存书籍、账本或财物。 胡加春说,现在他正在做的事,是请一些上了年纪的工匠来修补有残缺的眠床。等大榭有了民俗博物馆等更好的展示平台,他愿意把这些眠床捐献出来。 记者 滕华 樊莹 通讯员 吴志庆 张海明 受访者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