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爱心城市 暖心故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12月2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只要身体允许,我会一直织下去”

“毛衣奶奶”编织的温暖已经持续15年!

“毛衣奶奶”家里有很多这样的毛衣配饰。记者 薛曹盛 摄

昨天,韩翠菊(左)和周秀芳一起整理准备捐赠的衣物。

通讯员供图

    昨天上午,在鄞州区东柳街道东海花园社区,“韩阿婆工作室”捐赠对接仪式上出现了两个熟悉的身影,一个是“支教奶奶”周秀芳,一个是“毛衣奶奶”韩翠菊。

    今年,韩翠菊捐赠了100余件毛衣和200条围巾,委托周秀芳送给云龙的外来务工子弟学校的学生们。像这样的爱心举动,“毛衣奶奶”已经持续了整整15年。

    “只要孩子们穿着暖和,我会一直织下去!”韩翠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还打着毛衣。在医院里,在公交车上,或是在旅行途中,老人手里总是拿着一件未织完的毛衣,一针一线地织着。

    2005年编织36件毛衣,委托晚报送出

    这份温暖老人坚持了15年

    从2005年开始,韩翠菊就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织毛衣,这一爱心举动持续了整整15年,累计捐出去的毛衣超过1500件。大家都亲切地叫她“毛衣奶奶”。

    韩翠菊今年已经84岁了。本是含饴弄孙的年纪,老人为什么会走上这条爱心之路?这和她的女儿章雅杰有很大关系。

    2005年春节假期,章雅杰无意中看到一个视频,大冬天的,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却衣衫单薄,有的甚至没有一件像样的毛衣。“这些孩子太可怜了,我们家里有毛线,我织几件给他们送过去!”这成了韩翠菊老人最朴素的心愿。花了几个月时间,老人亲手织了36件毛衣,让女儿联系需要毛衣的孩子。

    章女士拨通了宁波晚报的热线电话。第二天,晚报记者就联系上了老人,将36件毛衣送到了原江东爱心小学。

    第一次爱心之旅还发生了一段小插曲。看到各种织有卡通图案的毛衣,小朋友们都爱不释手,但毛衣数量有限,有两个孩子不够分,当场就哭鼻子了。韩翠菊看着挺心疼:“别哭,别哭,奶奶再给你们去买。”

    过了一段时间,老人又织了几件毛衣,托人带去。但工作人员把毛衣送到了另一所外来务工子弟学校。第三次,老人索性买了两件棉服给孩子送去,“这些孩子都不容易,他们穿得暖了,我就高兴了。”

    打那以后,“毛衣奶奶”就没有停止过编织毛衣。

    出国旅游都带着未织完的毛衣

    老人毛衣不离手

    昨天,记者走进韩翠菊的家。这两年,她和老伴都和女儿住在一起。

    房间的橱柜里放着各式各样的毛线。“每次出门,总想着买点毛线,久而久之家里就越堆越多了。”韩翠菊给自己的目标任务是:一星期织一件毛衣,一年织50件左右。“毛衣奶奶”很用心,每次织完毛衣,她都会拿给女儿把把关:“怎么样?这毛衣好看不?”

    “我妈是真的很用心在做这件事。做这件事,她很快乐,她已经把这当作一份事业了。”章女士说,家里有很多纽扣和毛衣配饰,“她不光把毛衣织得暖和,还把毛衣织得漂亮,有时候颜色太单调,她就自己配色,或者加一点配饰。”

    每年织50件左右的毛衣,这样的速度让很多人望尘莫及。在女儿眼里,这是母亲日复一日的坚持,“她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在织毛衣。”

    老人房间里放着一把白色的塑料椅。每天,她习惯一边看电视,一边坐在这把椅子上织毛衣,一坐就是几个小时。有时候早上三四点钟就醒了,怕打扰到老伴,她索性躲在洗手间里织毛衣。

    “我妈毛衣不离手,每天出门都拎着一个袋子,袋子里装的就是没织完的毛衣,她可以随时随地拿出来织。”采访中,章女士和记者说起一件趣事。前两年,章女士的朋友带团去韩国济州岛旅行,韩翠菊老人也去了,别人在海边看风景,老人却在海边打毛衣。朋友忍不住拍了张照片发给章女士,说:“你妈太敬业了,出来旅游都不忘这宝贝!”看到照片,章女士也忍不住笑了,“我真是服了她了。有一次坐游轮旅游回来,她竟然织好了两件毛衣。”

    其实,不光是旅行途中,出门坐公交车,老人会在等车间隙织毛衣;去医院配药,她在等候间隙又拿出了毛衣;晚上失眠睡不着,她索性起身织毛衣;有一次生病挂点滴,她特意让护士把吊针打在脚上,以便腾出手织毛衣。

    “只要身体允许,我会一直织下去!” 韩翠菊一边和记者说着,一边又拿出毛衣织起来。

    社区成立“韩阿婆工作室”

    有人帮忙织围巾

    有人送来闲置毛线

    以前,韩翠菊老人住在东海花园社区,经常在小区楼下独自织毛衣。后来,她的暖心故事传开了,央视也报道了“毛衣奶奶”的故事。于是,社区成立了“韩阿婆爱心作坊”,从最初的四五人发展到23人,越来越多的人自发加入爱心队伍。去年,社区成立了“韩阿婆工作室”,工作室的墙上记录着老人的爱心历程:

    2005年,36件毛衣送往原江东爱心小学;

    2006年,50余件毛衣送往宁波市残疾人康复中心;

    2008年,100余件毛衣和200多副手套送往四川青川地震灾区;

    2011年,120件毛衣送往奉化后竺村;

    2014年,111件毛衣送往余姚四明山大岚镇;

    2017年,72件毛衣送往贵州从江小学;

    2018年,127件毛衣、4条围巾和9副手套送往吉林和龙市八家子镇……

    这些毛衣和围巾中,有不少出自“韩阿婆工作室”成员之手。比如去年送往吉林和龙的127件毛衣,其中39件是韩翠菊老人亲手编织的,78件是她挑选购买的,还有10件毛衣以及4条围巾、9副手套是爱心工作室的成员们一起编织的。今年,“韩阿婆工作室”的成员一起织了20余件毛衣以及200余条围巾。“我们赶不上韩阿婆的速度,她织毛衣,我们就主要负责织围巾。”工作室成员说。

    东海花园社区党总支书记王蓓说,社区有“韩阿婆工作室”,很多小区居民都自发把家里闲置的毛线送过来,“一年时间,我们这里就放了20多斤毛线,大家都源源不断地给韩阿婆供货。”

    “这么多毛线送给我,太好了,又有很多毛衣可以织了。”看到这些毛线,韩翠菊乐得像个孩子。

    记者 薛曹盛 通讯员 赵美鋆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