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腊八,喝粥。喝粥之意不在粥,在“馈送相尚”。 “宁人等粥,毋粥等人”,这份“仪式感”,时下恐怕很难体会。 旧俗,腊八粥是要提前准备的。据《明宫史》记载,腊八前几日,人们就要将红枣捣破泡汤;至初八早,再加粳米、白果、核桃仁、栗子、菱米,煮粥。 老底子宁波人有熬海鲜腊八粥的传统——先将鱼肉和鱼骨分离,用剔下的鱼骨熬汤;再将洗净的米和鱼肉放入鱼骨汤中烹制;一般从腊月初七晚上就开始熬,放在火盆里“捂”过夜;等到腊月初八早上开锅,撒上一把葱花,香气四溢。 “仪式感”的背后,是人们对腊八祭神祭祖的敬畏,更有对丰收安康的祈求。 随着佛教传入中国,每年到了腊八这一天,寺院会“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称之为“腊八粥”,久而久之,“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 “腊八粥”也被称为“福寿粥”,民间也有“喝了腊八粥,过年有盼头”的说法,人们对丰收安康的好日子的期许由此可见。 大家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每年腊八,“送”粥、“分”粥的热闹劲儿远远超过喝粥本身。 腊八粥的配方在变,可“送”粥、“分”粥的传统却从未改变。宋代考据辨证类笔记《鸡肋篇》中就曾提到“宁州腊月八日,人家竞作白粥……更相送遗”;元代大都在腊八这一天也有“士庶有力之家,丰杀不同,馈送相尚”的传统;明清时期食腊八粥风俗更深入农村,在各地方志中都有腊八节煮腊八粥相互馈赠和共同分享的记录。 由此可见,喝腊八粥,忌“独食”。这一方面和“腊八粥”的起源有关。“腊八粥”始于佛寺施粥,天生自带互相关爱的“属性”;另一方面,虽然古人祭先供祖,感谢其庇佑,但从未忘记人与人之间团结互助带来的力量。 记者 石承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