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 端 好的旋律是具有情节性的,是能够传递出意象、情感、心绪等很多用语言文字反而很难描绘的内容的。不少世界名曲,就有这样的特性。听上去,也许只是一段悦耳的旋律,但它们在创作之初,源头极可能是某个鲜为人知的小情节。《用音乐讲故事》一书,以倒置追溯的手法,将诸多中外名曲中蕴含的内容提炼出来,结合音乐特色进行再介绍,从而使听众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中国历来有“高山流水”式的音乐传统,但是人间知音,可遇而不可求,尤其当现代很多音乐作品的元素愈加丰富起来的时候,不具备相关欣赏知识的听众要听“懂”它们确实会有一定难度。《用音乐讲故事》中提到的第一个曲子,乃是根据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谱写成的《阳关三叠》。这曲子的谱曲者已不可考,曲谱更是一度失传。好在,明代有人在《浙音释字琴谱》中重新觅得原谱。虽一波三折,也算求仁得仁。《阳关三叠》浸透了诗人和朋友间的情感,曲中既有对即将远行之人路途艰难的担忧,也有临别依依、泪沾衣襟的伤怀,还有希望友人能尽早归来的期盼。曲真情切,扣人心扉。 华彦君(即民间称呼为“瞎子阿炳”)的代表作《二泉映月》,在书中也有详细介绍。用作者的话来说:二胡实是中国民乐中最富感染力的乐器之一,它能把夕阳拉长,把晚风拉瘦,把心灵拉近,把人生百转千回的幽微情感拉到极致。而最能体现此点的,又非《二泉映月》莫属。至于阿炳——也许只有经历了那样悲凉荒芜的人生,才能拉出如此穿透人心的琴曲吧。1950年,中央音乐学院为了挽救道教音乐,带着刚刚从美国进口的钢丝录音机到无锡去录音。正式录音任务完成后,一行人来到阿炳住处,提出想录他二胡曲的想法。阿炳一听有人特地跑来要听他拉琴,非常激动。不过录完这首曲子时,曲名还不叫《二泉映月》。因阿炳说自己以前常在惠山泉庭上拉此曲,当时中央音乐学院的教授杨荫浏建议说:“那就叫‘二泉’吧!”可阿炳觉得《二泉》不像是个完整曲名,他说粤曲里有《三潭印月》,是不是能叫它《二泉印月》呢?杨教授道:“‘印’字是抄袭来的,不够好。无锡有个映山,就叫它《二泉映月》吧!”从此后,《二泉映月》的曲名便随着那凄凉哀怨的琴弦之声,家喻户晓了。 《用音乐讲故事》除了介绍中国的音乐故事,也讲述了不少外国音乐故事,比如咱们中国听众很熟悉的法国名曲《月光曲》。此曲为“印象主义”音乐鼻祖德彪西的代表作,曲中有很多富有色彩指向的和声、调式与节奏,是呈现德彪西音乐“曲中有画,画中有曲”特色的典范。而且,据说《月光曲》的诞生还受到过诗人吉罗浪漫叙事诗《月光比埃罗》的影响:一个名叫比埃罗的年轻人曾陶醉在象征着美好理想的月光之下,可他因沉湎于物质生活,被月光所杀。最后比埃罗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得到月光的宽恕,得以重返人间…… 《彼得和狼》是由苏联作曲家普洛克菲耶夫创作的一首取材于同名童话的音乐佳作,同时它也是世界上第一部交响童话。鉴于故事是面向儿童的,所以情节比较低幼,讲述的是少先队员彼得和他的动物朋友们一起玩耍。但当爷爷将彼得带回家后,狼来了,并一口吃掉了彼得的伙伴:小鸭子。彼得不顾个人安危,在鸟儿的帮助下,捉住了狼,将它拴在树上,让爷爷和猎人将狼送进了动物园。《彼得和狼》广受大众欢迎的一个最重要原因,就是曲中的音乐形象相当鲜明。故事里出现的多种小动物,分别由不同的乐器进行栩栩如生的描摹:长笛表现小鸟的伶俐和欢悦,双簧管模拟鸭子摇摆的憨态,单簧管凸显猫的机敏与胆小,大管用以形容爷爷的迟缓还有唠叨,猎人的那一记枪声,则是靠定音鼓来完成……可谓是波澜不断,谐趣横生。 欣赏音乐,是需要一点想象力的。音符在飘舞,旋律在律动,好的音乐会讲故事,而每一个聆听者也只有用心体会,才能获得自己独特的感受。 (《用音乐讲故事》 作者: 虞建 浙江大学出版社2019年9月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