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自古以来就是依海而生、向海而兴的著名港口城市,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虽然与欧洲相距万里,但是欧洲人早在14世纪就已经知道宁波这个地方。公元1323年,天主教方济各会修士、意大利人鄂多立克(Odoric of Pordenone)从印度西海岸经海路抵达广州,然后向北旅行,在北京生活几年后,又沿路上丝绸之路返回欧洲。在他的游记《鄂多立克东游录》中讲述了一个名叫Menzu的中国沿海城市,此城即为“明州”(元时正式名称为“庆元”),也就是宁波,并且写道“此城中的船只,恐怕比世上任何其他城市的都要好、要多。船的外面被涂成白色,洁白如雪。船上有厅堂和卧室,还有种种生活设施,都非常美观整洁。此地船只如此之多,不仅你耳闻之后不太会相信,即使你亲眼目睹之后可能也会感到难以置信”。鄂多立克的游记后来成了中世纪欧洲人有关东方知识的一个重要来源,被人们广泛阅读,还有人把游记中的内容吸收到自己的作品中,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曼德维尔爵士游记》,该书大约出现在1356至1366年间,原文用法文写成,自问世之日起,就在欧洲迅速流传,到1400年左右,已被译成欧洲各主要语言进行传抄。现存的稿本还有约300种,而马可·波罗游记的现存抄本是140种左右,由此可见该书在当时的巨大影响。书中也讲到:从扬州出发,来到大江之口,有一城市,名为明州。相关文字都是抄自《鄂多立克东游录》。约在同一时期,欧洲的制图学家们也开始努力将鄂多立克、马可·波罗等旅行家关于东方的记载在地图上反映出来。明州也被标注在一些地图上,其中最重要的是《1375年加泰罗尼亚地图》,该图被誉为是“中世纪最好、最完备的一幅世界地图”,全景展示了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欧亚大陆的广大地区。虽然绘图者没有到过中国,却在图上将明州正确地置于刺桐(泉州)和行在(杭州)之间。实际上,直到16世纪,由于欧洲人不知道浙江,在他们绘制的世界地图上,都把中国东南沿海一带标成明州。
入清以后,天主教传教士在中国一度得到皇帝的优待,受到康熙帝重用的比利时籍耶稣会士南怀仁于1678年写下著名的告欧洲耶稣会士书,印刷后寄回欧洲,呼吁增派会士来华。法国方面做出积极回应,在法王路易十四的支持下,洪若翰(Jean de Fontaney,1643-1710)等六名法籍耶稣会士被授予“国王科学家”的荣衔,携带大量科学仪器,于1685年3月离开法国动身前往中国,几经辗转,于1687年7月23日到达宁波,从而揭开了中法文化交流的序幕。他们在宁波生活了三个月多的时间,才获准前往北京。洪若翰在1703年写于舟山的书信中介绍了一些宁波的情况。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