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读宁波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1月06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户外“清道夫”我先行:

带垃圾回“家” 让古道更美

古道“清道夫”在行动。

    ■开栏的话

    新春临近,春节出游高峰期即将到来。今天起,本报开设“倡导文明旅游”专栏,提醒大家在开心出游的同时,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文明旅游从你我做起。

    

    2020年第一天,江北北山游步道,新年登高祈福的游人络绎不绝,一群身穿橙色背心、人手一把铁钳的义工却无心欣赏风景,他们或是埋头在台阶旁、草丛里捡拾垃圾,或是分组将垃圾装入随身携带的大袋里。

    义工队伍中不乏稚气未脱的小朋友,捡拾垃圾的一举一动特别可爱,路过的游人纷纷为他们点赞,有的还拍下视频,分享到朋友圈,表示要向义工们学习。

    这群放弃休假的义工是宁波帮办慈善义工。从酷暑到寒冬,从亭溪岭到芝林古道,他们的“游走古道,倡导文明“的公益行动已经坚持5年多时间,几乎踏遍了宁波大大小小的古道,重点就是将游人丢弃的各类垃圾带回“家”,让古道恢复整洁与古朴。

    这项公益行动的发起人之一是张建灵。他是一位户外运动达人,前几年走遍了宁波最有名的十几条古道,常常可见各式各样的白色垃圾。“第一感觉就是堵得慌,想做点什么改变这种不文明的情况。”他分析认为,有些古道垃圾成灾的原因,一是古道存在管理盲区,鲜见垃圾桶等垃圾收集装置;二是部分市民环保意识不强,卫生习惯较差。

    在张建灵的提议下,2015年,宁波帮办慈善义工组织发起“让垃圾回‘家’ 保护古道行动”。义工一方面通过捡拾垃圾,为古道“清理肠胃”,另一方面在古道醒目处竖立“游走古道、倡导文明“公益标牌,并设立简易垃圾桶。

    通过5年多努力,义工许寒曦真切感到宁波人游古道的文明变化:5年前,古道的垃圾数量多、品种杂,“清道夫”每次都会收集满满几大袋,最多时超过20公斤,如今数量明显减少;清理时间也大大缩短,5年前清理一个山头、一条古道,大约需要一个团队花三四个小时,如今只要一半时间。

    “这次元旦古道公益活动,我感触颇深,前半段没什么垃圾可捡,后半段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些。”许寒曦说,古道的垃圾减少,一方面得益于市民文明旅游意识的增强,过去那种随意丢弃的现象已明显减少;二是古道的规范化建设,垃圾采集设施陆续配备,也助力了古道的环保推进。

    “授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办慈善义工只是我市广大义工组织的一个缩影。“随手公益”正成为很多宁波爱心人士的一种自觉行为,“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记者 周晖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