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盐场,你想到的是什么,是号称天空之镜的茶卡盐湖?事实上,就在我们家门口,就有一处盐场旧址——梅山盐场纪念馆(盐场筹备处旧址),这幢占地面积1793.4平方米、四坡顶灰色洋瓦的二层砖木结构,藏着一部浓缩的创业史。 梅山盐场1958年4月始建,仅用72天时间就完成原定为3年的筑塘任务,1959年全部建成投产。当年被3国家轻工业部授予“愿梅山之花开遍全国各地”的锦旗。整个纪念馆设计简洁,带着工业风的痕迹。2016年正式向公众开放,集收藏、展示、教育、研究等功能于一体。 纪念馆的入口处,是一面“梅山之花分外红”的主题形象浮雕墙。纪念馆一楼是展区,每个展室小巧而紧凑。墙壁的选色也很接地气,淡黑、青灰、淡黄,雪白,呈现斑驳的效果。老照片就一帧帧悬挂于此,黑白两色定格了当年的日常,演出剧照,盐场工作现场,数十年前的字迹工整的奖状,记录着“梅盐人”的骄傲。 在这里,很容易产生强烈的代入感,墙上的一张旧照片,一件古代晒盐工具,玻璃柜里的各种形状的盐场公章,平滩制盐的场景模型,职工宿舍的旧桌椅,就会把你拉入岁月烟尘中。 作为一枚历史控,想瞅瞅古代晒盐、煎盐的工具是什么样的?可以在《盐业跃进 聚焦梅山》展区停留,这里了解古代煎盐劳作的场景,以及古代制盐的流程。在《筚路蓝缕 艰苦创业》展区,则把人瞬间拉回1958年那个春寒料峭的时代,第一代“梅盐人”走进梅山岛,开启创业征程的年代。在复原的办公室打转,桌椅、老式电话机等年代感十足,再看当年盐场职工用过的搪瓷杯、肥皂盒,就会被他们自力更生克服工具简陋、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所感染;《捷报频传闪光历程》展区,齐齐整整排列的梅山盐场公章,圆的,方的,长的,短的,印泥的痕迹依然鲜红,佐证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到了《顺势而为开拓进取》展区,更能感受到与时俱进的时代气象。 纪念馆的建筑风格,仿前苏联样式,面宽19间,中间走廊将建筑分成前后两部分,总共有72间,俗称“七十二家房客”,浓郁的工业风格所带来浸入式效果,使参展过程成为一次怀旧之旅。包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