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蛎嫂们正在撬壳取蛎黄。 |
|
宁海西店镇铁江村的邬岳君把牡蛎送到岸上。 |
|
一边是大排档,一边是养殖户搭建的简易棚屋。 |
|
在第二届宁海西店蛎黄文化节上,蛎嫂们正在参与“蛎王争霸赛”。 |
|
取蛎黄的工具 |
冬至到清明,蛎肉肥津津。 眼下正是吃牡蛎的时节。阿拉宁波人餐桌上的牡蛎,基本上来自宁海西店,西店牡蛎养殖面积1.8万亩,是浙江最大的养殖基地。而西店人工养殖牡蛎的历史可追溯到元朝,距今700多年。 在西店,撬牡蛎的人,叫“蛎嫂”。撬牡蛎看似简单,其实是个技术活,一个熟手蛎嫂一般一天只能撬10多斤蛎黄。在这里,谁的手快,谁撬的蛎黄品相完整,谁就格外受尊重。 在一排排棚屋中,蛎嫂们挑取蛎黄 52岁的邬岳君,住在宁海县西店镇铁江村,早上6点多,他就开始收拾出海的行头,他要趁11点退潮前,尽可能多抢收牡蛎上岸。 邬岳君祖祖辈辈以养殖牡蛎为生。很早以前西店一带的滩涂、礁石里,都是野生牡蛎,数量不多。后来西店人开始聚石养蛎,春整滩,夏抛石,秋翻苗,冬收获,不过石头养殖要3年才有收成。经过野生驯化,西店人想到用水泥棒养殖,但潮水退去,裸露在外的牡蛎很难养大。最后一点点改进,现在用橡胶圈(自行车车胎)替代水泥棒,好处是可以随潮水起伏,充分吸收海水中的营养,一年就能成熟。 邬岳君一个上午能捕捞上千斤牡蛎,上岸后,他把牡蛎分给蛎嫂们。 眼下正是牡蛎收获的时节,在宁海西店海边入水口,养殖户们搭建起一间间简陋的棚屋,蛎嫂们就在这里挑取蛎黄,养殖户们以每斤7元的价格回收蛎黄,再以每斤20元左右的批发价拿到菜市场售卖。 这样的棚屋延绵数百米,场面十分壮观。 一扎一撬一挑,5秒撬开一个牡蛎 牡蛎壳坚硬,凹凸不平,浑身是刺,蛎嫂们要戴上手套,一手把牡蛎卡牢,一手拿着蛎肉刀,找准点位,下手快准狠,直戳牡蛎壳的“软肋”,如铁钉一般的尖刀插进坚硬的外壳,手腕上使劲儿,上下左右撬动,将牡蛎壳打开,用尖刀挑出光滑肥美的蛎黄。这一扎,一撬,一挑,是西店蛎嫂“三板斧”。手快的蛎嫂,五六秒就能撬开一个牡蛎。 一个个硬壳被打开,看得记者手痒,也想一试身手,可是刚上手就“崩”了。左手握壳,右手扎刀,但老是找不准点位,记者扎了好几次,把壳都扎花了,还有一次差点“挑飞”,费了半天劲,也没把“尖钉”插进去,第一步就败下阵来。 “这么大一个牡蛎,只有两三个点位能撬进去,其他地方插不进去。就算插进去,蛎黄也要被刮烂。”旁边的蛎嫂指导说,刮烂的蛎黄不易保存,损失可就大了。 蛎嫂手上的伤口让人心疼 58岁的张春娣连续两届在西店镇“蛎黄文华节”上拔得撬牡蛎比赛头筹,获得“蛎嫂之星”的称号。一个熟手蛎嫂一天能挑蛎黄10多斤,她一天能挑30多斤,一个顶仨! “18岁就撬牡蛎,撬了40年了。”张春娣说,每年牡蛎收获的这三个月,她在海边棚屋靠给人撬牡蛎挣钱,她手快,一天撬蛎黄30多斤,一个月有万把块钱收入。钱不少,但挣得很辛苦。张春娣坐在海边棚屋,海风吹得脸上干裂,手上的伤口深深浅浅。“戴着手套也不行,牡蛎里有海水,浸湿了,手一破,钻心的疼。”张春娣说。 张春娣家里没有养殖牡蛎,靠撬蛎黄挣来的钱,是留着过年给孙辈们发压岁钱的。 宁海西店牡蛎养殖面积达1.8万亩,养殖户100多户,宁波人餐桌上的牡蛎,基本上来自宁海西店。每天从早到晚,海堤上一排排简易棚屋里,蛎嫂们忙着撬壳分拣蛎黄。 就这样,西店的牡蛎养殖户和蛎嫂们,每天朝迎旭日,暮送夕阳,坚守着祖辈传下来的这份行业。 记者 王冬晓 通讯员 徐铭怿 徐红燕 通讯员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