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高水平推进域治理现代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1月15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慈溪附海镇探索农民建房“一件事”改革

一个电话 建房审批表送上门

不用跑腿、不用提交证件材料就可完成申请

附海镇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张展宇(左)与叶兵交流。 记者 崔引 摄

    再过几天,慈溪市附海镇南圆村村民叶兵的两间楼房就要开建了,眼看就要结束和母亲同住漏水平房的日子,叶兵不免有些兴奋:“现在经济条件好了,想改善一下居住环境,这次打算花70万元建房和装修。”

    让叶兵意外的是,这次完成建房审批流程只花了半个月,不仅不用一趟趟地跑去各个部门盖章,连结婚证、户口簿都没提交,他只给村里打了个电话,村干部便带上申请表,上门来服务。

    “真的是方便又快捷,人家都说‘最多跑一次’,我连‘一次都不用跑’。”叶兵说。

    改革前农民建房审批非常麻烦

    从提出申请到完成审批至少需两个月

    农民建房审批难,一直是个问题。在农民建房“一件事”改革前,如果村民申请建房,需要走这些流程——

    填写《慈溪市农居自建房用地申请审批表》,内容包括家庭成员、申请新建房屋的信息、建房理由等,然后递交;

    将建房一事告知东南西北四面的邻居,征得他们的同意和签字后,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盖章;

    将申请表和身份证、户口簿等相关材料提交村委会,由村委会审核;

    交由镇(街道)村镇建设办公室,审核是否与规划的道路、河道等冲突,并进行现场踏勘、审批;

    由自然资源规划部门进行现场踏勘和审批;

    通过后,流程进展到镇人民政府;

    经审核后,最终由慈溪市政府进行审批,流程涉及村、镇、市三级,需层层递交,逐级通过。一般说来,从村民提出建房申请到拿到盖完章的审批表,至少需要两个月。

    复杂的审批程序,繁多的材料,长时间的等待,让村民办事非常麻烦,还存在多头提交材料、多次跑腿现象,群众希望能改善这种情况。

    梳理17种建房情形

    1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

    去年8月,慈溪市附海镇开始探索农民建房“一件事”改革,第一步是对农民建房情形进行梳理。

    “有的房子是原拆原建,有的是新建,有的户主还健在,有的户主已过世,还有离婚的,有的夫妻双方在同一户口簿上,有的户口不在一起……农民在申请建房时,有各种各样的情形,我们在全省率先对农民建房情形进行了梳理,最后分为17种情形,并逐一列明了每种情形所需的材料清单、审批标准、典型案例等,让村民看得一目了然。”附海镇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张展宇介绍。

    将不同情形梳理后,一切就变得简单了。

    村民如要申请建房,可以拨打“12345”政务咨询热线,也可以拨打所在村的便民服务中心或公示的村干部电话。在接到申请后,村干部便会带上审批表,第一时间上门并指导填写基本信息。

    随后,村干部会将表格带回,在村公示栏里公示10天。公示期间,会同相关部门,根据申请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充分运用省大数据库、“钉钉+取证平台”等后台,提取申请人的户口簿、身份证、结婚证等信息,联合城建、自然资源规划等部门,对相关材料进行预审,以节约时间。

    “村民材料零提交,只需在家等村干部上门就可以了。”张展宇说。

    公示、预审过后,城建和自然资源规划部门将进行联合踏勘和审批,从拨打电话提出建房申请,到完成所有审批,整个过程保证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最终由村干部将表格交给村民,村民真正实现了“零跑腿”。

    只打一个电话 村干部就将审批表送上门

    南圆村村民叶兵正是这次改革的受益者之一。

    1979年出生的叶兵,是土生土长的附海人,虽然已经40岁,但这些年来一直与父母同住。家里的两间平房年久失修,出现了漏水等问题。

    如今经济条件好了,手头也松了,叶兵便想着新建两间楼房,住得舒服些。

    去年9月,他拨打了南圆村党总支委员、村委会委员徐耀国的电话,提出建房申请。叶兵没有想到的是,徐耀国直接带着审批表上门来了。在徐耀国的指导下,叶兵填写了一份无房证明和审批表便了事了,“我当时把身份证和户口簿拿了出来,给他看了下,他也没把证件带走,过了半个月,他就把完成审批的表格给我带回来了,告诉我流程都走完了,可以建房了……”叶兵说。

    每个村成立建房理事会

    将邻里矛盾化解在审批前

    改革的同时,附海镇还针对农民建房纠纷多问题,专门建立了理事会事前协调机制。

    在镇上的7个村——花塘村、东海村、海晏庙村、四界村、东港村、南圆村、花木村成立了由村干部、村民代表、“老娘舅”等人组成的建房理事会,在建房审批前期先行介入,负责在征询建房户四邻意见的同时,协调存在的矛盾分歧,把纠纷化解在萌芽阶段。

    如东海村一村民在申请建房时,因历史遗留的界址问题,与邻居产生了纠纷。村建房理事会多次上门做工作,对界址进行了协商认定,最终得到了该村民和邻居的认可,保障了建房审批的顺利进行。

    截至目前,7个村的建房理事会已化解纠纷32起。

    网格员在日常巡逻中监管

    第一时间发现、处理违建

    监管部门还在书面监管的基础上,派网格员在日常巡逻中代为监管,确保农民建房过程中存在的少批多建等问题,能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上报、第一时间处理。

    如去年9月中旬,东港村一村民未经审批违规建造了两间两层楼房子,其间被网格员在巡逻时发现,并上报至镇城建办,工作人员及时制止了违建。

    农民建房是民生大事,破解农民建房“审批慢”“监管轻”“服务弱”等问题是现实需要。截至目前,附海镇已办理农民建房“一件事”49件,极大地方便了群众,改善了农民的居住环境,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取得了初步成效。记者 朱琳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