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三江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1月16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酒里渔港 醉三湾

    □张存

    车子在象山港大桥上一路飞驰。宽阔的江面,白帆点点,海鸥回旋,尽收眼底。车内十来位文友,谈笑风生,其乐融融,为冬日平添了几分欢愉和激情。

    汽渡引着我们入花岙岛境内。导游说,这里有三十六岙,每一处都如同一朵花的形状,花岙岛由此得名。翻腾的浪花和着咸咸的海风,拍打着岸边的岩石,如同激荡的锣鼓,响彻云霄。踏入岛屿的那一刻,我们的心就被暖意紧紧包裹,景色也似乎有了春意。

    “大鼻山”的奇特,百闻不如一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有说是石猴,有说是老妪的脸,任凭遐想。山在那里,水在那里,宽阔壮观,包容一切。

    上台阶,下台阶,蜿蜒盘旋,高低不平。路旁的奇花异草,总能吸引我们的目光,驻足拍照、观赏。见到了传说中的“石林”景观,岩壁上竖着一条条的石柱,如椽大笔,挥毫泼墨,书写大好河山。我为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叹为观止。

    下雨了。雨点打到脸上,冷飕飕的。我们赶去看那个浙江仅存的花岙盐场。一名年轻的经理等在门口,他戴着眼镜,中等个子,穿着咖啡色羽绒服,看起来文质彬彬的。进屋落座,他为我们播放晒盐的片子。这里的海盐晒制技艺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画面中,盐民戴着草帽,穿着高靴,一直围着晒场转。放水、测卤、换池、耙盐、铲盐、包装,过程精准细致。他们的脸上留下风吹日晒的沧桑。

    不知何时,我的身边多了一名男子。余光扫去,见他皮肤黝黑,脸泛红光,怎么像是片子中的老徐?我伸过头,在他耳边问:“是老徐吧?”他点点头。老徐16岁开始跟着父辈晒盐,一晃45年过去了,光阴如箭。脸上的皱褶似犁过一般,诉说着过往的艰辛。他陪着我们去看雨中的盐场,那里每一颗晶莹的盐粒都凝结着他们的汗水和心血,让人肃然起敬。

    等渡轮时,我见到不远处有渔民的摊点,就走过去瞧瞧会有什么鲜货。我惊喜地见到了河豚鱼鲞,我们俗

    称乌狼鲞。这鱼味道鲜美,早有耳闻。坊间就有拼死吃河豚的说法,而乌狼鲞烤肉,据说是甬帮菜中的十大名菜之一。我购得几条心仪的鱼鲞,同来的文友也跟着买了。待我转身想再购几条时,筐里已空了,赵教授正在微信付款呢。后来方知原委,他见我们买,就认定是好东西,便下手了。于是,赵教授买鱼鲞——全包,成了象山行的经典桥段,趣味盎然。

    在车上,说起乌狼鲞烤肉的烹制,我曾在“舌尖上的中国”看到过,于是来了兴致,来了个“糖炒栗子”——现炒现卖。先将鱼鲞和笋干洗尽浸泡,取五花肉切成小块。烧热的油锅放入蒜段,煸炒出香,放入肉,加酱油、醋、盐等作料,加水用大火煮开,将鱼鲞和笋干倒入锅中,用文火炖煮。鱼香、肉味以及毛笋的山野气息交融渗透,吃起来满嘴留香,美味绝伦。我当时讲得绘声绘色,肢体语言极为丰富,听得他们垂涎欲滴。

    我们在“泥鳅农家乐”用餐。女主人穿着朴素,谈吐风趣,像个假小子。她的名字中有个秋字,而且还是个超级驴友,就有了这个别致的馆名。我们纷纷落座,毛毛提来一壶杨梅酒,给两桌的文友都倒了一点尝尝,共享。她是象山人,为人热情,这次我们来象山采风的吃住行,都是她忙前忙后地张罗。酒过三巡,看渔港的景色,朦朦胧胧美到极致。山啊,水啊,树啊,花啊,瓦啊,屋舍啊,雨点啊,似乎都带了醉意,拨动心弦。要不是赶去看石浦老街,我都想待着不走了,当一回醉客,那可是神仙般的生活。

    撑着伞,走在湿漉漉的石板路上,有着千年的回

    响。有人问导游:为什么这里叫象山啊?高个导游连忙科普说:“象山在唐神龙二年(公元706年)立县,因县城西北有山形似伏象,由此得名。”我们熟悉的演员王人美主演的电影《渔光曲》,就是在这里拍摄完成的。那首脍炙人口的插曲,作曲者是人民音乐家聂耳,他拉小提琴的雕像,伫立在渔港边,神采飞扬。涛声,琴声,吆喝声,如此和谐悦耳。

    我们下榻于“饮海三湾”民宿。下车,沿着窄窄的弄堂拾阶而上。陡峭的坡道,长长的石阶,走得气喘吁吁。当我们走到民宿前,顿觉眼前一亮,心旷神怡。凭栏眺望,远处的青山朦胧,近处的海水粼粼,渔港斑斓赏心悦目。

    晚餐时,我们将剩下的杨梅酒喝完。桌上看似寻常的菜肴透着新鲜,口感极佳。民宿“最美管家”为我们上菜,处处显现着渔港人的风情。

    酒中渔港醉三湾,诗里乾坤印象山。看过山,踏过水,尝过鲜,饮过酒,无比欢欣。人如过客,暂且醉卧在风情万种的渔港,何妨?

    枕着柔柔的海风,入眠。梦中,我也仿佛成了那赶海的人,对着大海尽情地呼喊……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