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艺宁波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1月18日 星期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市科普作家昨分享创作经验: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顶层设计”

    本报讯(记者 施代伟) 昨日,宁波市科普作协成立40周年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举行,众多相关行业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回顾了科普作协走过的40年历程,并畅叙今后的工作。刘建国当选协会新一任理事长。他说,这个协会聚集了宁波一批优秀的科普教育工作者、研究者、作家,协会历年来举办的各种活动,为宁波普及科普、文化知识,提升市民人文素养作出了贡献。

    在随后进行的主题论坛环节,科普作家韩光智、张海华先后分享了科普文学创作经验。

    韩光智笔名“三耳秀才”,是中国作协会员。他擅长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二十四节气,并以此为主题出了很多书。他认为,科普作协其实是一个跨领域很大的协会,每位作家写作的方向都不一样。韩光智给自己的定位是文化科普,“我写作的方向就是关注二十四节气。”在写作过程中,韩光智发现中国人的生活对二十四节气有很大的依附性。“现在很强调顶层设计,其实二十四节气就是数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顶层设计’。冬至是个很重要的节气,发现这个时间点,最初不仅仅是为了生产,更是为了祭祀。而祭祀又为了什么呢?祭祀,是因为敬畏,而且,祭祀直接关乎国家治理。”韩光智表示,发现并运用二十四节气,对中国人而言特别重要,“放眼当下,二十四节气对百姓生活的影响依然很大。”

    科普作家张海华以“鸟人”自称。他说,这并不是骂人的话,而是他专门爱好拍鸟的一个标签。“我们一直提倡要‘观鸟’,不要‘关鸟’,所以我很喜欢在野外观鸟、拍鸟。”三年前,张海华出版了个人第一本书《云中的风铃——宁波野鸟传奇》,这也是宁波历史上第一本记录当地鸟类的读本。第二本书,张海华写的是宁波特有的两栖爬行动物,包括青蛙、毒蛇等。“我写的是故事,不是学术性文章。”他说,自己今后的写作方向,就是把宁波周边的野生动物故事写出来与众人分享。张海华的另外一个思路就是把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博物学与身边的动植物结合,进行文学创作。“有关‘诗经中的飞鸟’这本书正在制作过程中,争取今年与大家见面。”张海华表示,用讲故事的方式介绍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是他写作的核心内涵,“目前我的最大受众是中小学生,这是我当时没想到的。”张海华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