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松工作室的一面墙上挂着他和学生的合影。 |
|
肖松 |
赶在春节前,肖松完成了两件大事:买房和报读成人自考。若换做以前,这是他不敢奢望的。 年仅28岁的他,经历远比同龄人要丰富得多。出生于贵州的一个小村庄,家境贫寒,自小留守在老人身边,初中辍学,15岁离家四处漂泊,到广东打过零工,在北京端过盘子。 对肖松来说,宁波北仑最终成了他的福地。在这座城市,他从一名纺车工转身成为吉他手,开办了属于自己的工作室,赚取了第一桶金;在这座城市,他面向大港社区的一线职工,每周免费开设吉他课,让那些跟他一样怀揣梦想的人有机会接触音乐。 “音乐这条路真的不好走,但我初心不改。”面对面采访时,肖松的眼神里透着坚毅和果敢。 初中辍学,15岁离家走南闯北 肖松出生在贵州平坝县的一个小村庄,家家户户都是以种田为生的农民,收入微薄,仅仅解决温饱。在他读小学五年级时,父母外出打工,他便跟爷爷奶奶同住,成了留守儿童。 由于自知中考无望,当一所职业学校来校招生时,肖松没多想就报了名。本以为学一门手艺也能糊口,可谁料这所学校压根儿没有办学资质,就在他入学后没几个月,被人举报后关门了。 那一年,肖松15岁。没书读的他只好到广东投靠姑姑。因为年纪小,没有工厂敢接收,他只能在家帮做零工的姑姑打打下手。当时,父母在宁波北仑打工,招呼他过来,于是他又乘坐大巴车一路颠簸来到这里。 16岁的他终于在北仑找到第一份工作,在汽配厂当学徒。一个月挣一千元,他嫌工资少,放弃了。之后,因为没学历,肖松找工作时被不少企业拒绝。他决定重回老家,因为只有读出一张文凭来,才有路可走。 为了支持他,外婆掏出攒了多年的积蓄。肖松吸取前车之鉴,找到一家当地正规的职业高中,被破例招进了计算机应用专业。 肖松很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他勤学,有天分,在校期间成绩始终排在班级前三,最后就连学校各个教室的电脑也都归他维护和保养。 两年理论,一年实践。第三年,学校安排他与同学到北京实习,出乎意料的是,仅仅是在一家饭店当服务生。无法学以致用,肖松失望至极,他再次离职回到北仑。也是这一次,他抓住了希望。 遇恩师,种在心里的音乐梦生根发芽 2012年,肖松入职北仑一家服装厂,成为一名纺车工。流水线的工作枯燥乏味,但为生计,他选择暂时安定。 这家工厂位于大港社区。这是一个工业型社区,辖区内聚集500余家企业,职工10万余人。为丰富职工的精神生活,社区每年会推出形式多样的文娱节目。 刚入职的那一年年底,肖松参加了社区举办的“大港好声音”,从海选到复赛,再到决赛,他最终捧回了“十佳歌手”的荣誉。也是从那时起,种在他心里的音乐梦因为有了养分,开始生根发芽。 为生活所累,曾经的他觉得不够资格有爱好。如今,坐在记者面前的,是一个侃侃而谈,聊起音乐眼里会发光的小伙。“从小跟在爷爷身边长大,爷爷喜欢听戏剧,每天重复播,我听得耳朵都能磨出茧子,像《天仙配》张口就能来。” 也因此,肖松喜爱的音乐很“老派”。90后的他对当下流行音乐兴趣不大,却跟父辈一样爱听《黄土高坡》《重头再来》《星星点灯》。 如果说爷爷的喜好让他对音乐耳闻目染,那他自己用第一笔工资“豪掷”的吉他,则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我16岁那年第一次来北仑,在汽配厂工作,第一个月发工资时就用800元买了一把吉他。”肖松回忆,之所以对吉他情有独钟,是因为当时宿舍里有个同事会弹吉他,他觉得很帅。可哪知对方只会弹,不会教,翻来覆去只教了一个指法。 之后不管去哪里,肖松都会背着吉他,空余时间就用这一个指法弹着不成调的曲子,排解心中郁闷。 真正让他踏上音乐路的是竺华,这个有着30年古典吉他弹奏经验的宁波人,被肖松视为贵人。在“大港好声音”活动结束后,肖松迫切想学吉他,一次机缘巧合下与竺华相识,对方被他真诚感动,答应免费授课。 当时,竺华家住海曙区,每周一节课是肖松在辗转倒车中完成的。“那时北仑到宁波城区要倒两辆公交车,路上就得花两个半小时到三个小时。” 但这不是最痛苦的。肖松没有基本乐理,不识五线谱,就连弹了多年的那一个指法都是错误的。可再难,他都不舍得放弃。 对肖松来说,多年相伴,竺华是老师,也是益友,在他坚持不下去时鼓励他,在他有些自满时浇冷水。为了有更多时间学音乐,2013年他从工厂离职,没住处时也是竺华把北仑的房子借他住,不收租金,不收水电费。 为何如此看重这个学生?电话里,竺华告诉记者的答案是:肖松很拼,有天赋,给他一个机会,他一定会抓住。 教学授徒、公益开课,浇灌他人的梦想 面对恩师厚望,肖松不敢说自己已有收获,但他始终在这条路上前行。如今,他的工作室开在北仑新碶街道中河路,上下两层,面积不大,却是他逐梦的地方。一层是会客区,一面墙上挂着售价不等的吉他,另一面墙上钉着他教学的资质证书以及与学生的合影。二层是教学区,墙面四处用软包装饰,音乐设备齐全,简单但不简陋。 这个工作室开办已有三年,在此之前,一段灰暗的生活差点击垮他。“从工厂辞职后没收入,就到处找琴行代课,一节课下来到手只有40元。后来找了个租金便宜的地下室,一边练琴,一边招生,但根本没学生会来。”肖松说。 日子很苦,但与音乐为伴,心是甜的。2014年,肖松向大港社区毛遂自荐,希望开班授课,免费教一线职工弹吉他。“我是有私心的,一来想积累自己的教学经验,二来想结交更多的朋友。当然,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也曾是一线工人,有很多人跟我一样有梦想,但苦于没有机会。我是幸运的,也想尽自己一份力量去帮助他们,哪怕将来不走音乐路,仅仅是丰富自己的生活也好。” 他的想法得到社区大力支持,也受到辖区许多职工的认可。从那时起,每周一节课,半年为一学期,肖松开始了公益开课,至今已坚持5年多。 这两年,他还陆续参加相关的专业技能培训和人才培养计划,拿到教学资质,慢慢地积累了一批学生。“上个月付了首付买了房,就在北仑,这要是在前几年,是完全不敢想的。对这座城市,我有很深的感情,这里是我人生的转折点,也是在这里遇到自己的贵人。虽然现在赚得还不多,但日子不是正在变好吗?” 对未来有何憧憬?谈及此,肖松的微笑里藏着幸福:“我有个女朋友,是钢琴老师,希望以后能牵着她的手,一起走进婚姻殿堂。” 为了这个女孩,他动力满满,前不久刚报读了成人自考的行政管理专业。他说,想通过自我提升,给女孩更踏实、更美好的生活。 记者 陈烨 通讯员 陈红 金添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