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今锐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1月22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寒假是用来反超的”是碗毒鸡汤

    张淳艺

    时值寒假,一篇名为《寒假不是用来休息的,而是用来反超的》的文章在朋友圈“卷土重来”。不少公号在转载此文时,特意在标题里加上一句“老师家长转给学生”“请一定要转给学生”,语气恳切,辅以惊叹号,在多个教育资讯类、话题类公号收获了10万+阅读量。

    1月21日《新华每日电讯》

    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副对联,上联“不怕同学是学霸”,下联“就怕学霸放寒假”,横批“差距越拉越大”。每年春节前后,类似“寒假不是用来休息的”言论就会聒噪一时,加重学生和家长的焦虑,也让一些原本打算让孩子过个轻松假期的父母变得难以淡定。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劳逸结合,是最基本的教育规律。我国古代的私塾、国子监,就有旬假、田假和授衣假等。现在的寒暑假则是西方教育模式的舶来品,假期安排在一年之中最热和最冷的时候,也是比较人性化的方式。假期就应该有假期的样子,让学生紧绷了一学期的神经放松,享受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诚然,“三天不读口生,三天不练手生”,适当的温故知新是必要的,但是,把寒假变成“第三学期”,甚至要求孩子比在校时更刻苦用功,既大可不必,也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育。

    近年来,各级教育部门大力实施中小学生减负措施,三令五申不得利用周末、寒暑假和法定节日组织或变相组织任何形式的集中补课。在教育部门和学校努力为学生减负的同时,一些家长却在拼命给孩子加压,试问学生的负担如何能够减下去?教育减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在孩子成长的问题上,家长更多应该做的是静待花开,而不是揠苗助长。

    事实上,寒暑假除了放松休息外,还有其特殊的使命。现代教育家潘光旦指出,现代学校教育实行的是班级授课制,不能照顾到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兴趣特长和特殊爱好,反倒可能把他们变成千人一面的“产品”。在两个学期之间安排了一个较长的假期,目的就是给学生更多的自由,让他们的个性和才华有一个成长发育的时间和天地。对于学生来说,寒暑假的学习绝不应是书本知识的简单重复,而应更多涉猎课本上学不到的内容。比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通过游览感受风土人情,既能陶冶情操,又能增长见识。抑或是参与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锻炼交际能力,增加知识积累,增强公共意识,这些都是有益的选择。

    古语云:“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学生是多样的,教育也应是多元的。我们固然可以欣赏学霸的寒窗苦读,但世界上并非只有学霸和学渣两种人生轨迹。找准适合自己的目标定位,人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不妨把权利还给孩子,这样的假期才会充实、快乐、有意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