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我们的节日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1月24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除夕饺子背后的温暖与柔软

孙嘉怿和志愿者一起包的饺子。

    当孙嘉怿胸有成竹指挥着一拨拨志愿者,一天内赶出数千个水饺,并在新年的钟声敲响前送到城市角角落落的时候,她常会想起多年前的那个除夕——这个后来传遍全国的温暖故事,其实缘于一个偶然的“失误”。

    那是2012年,她新婚后的第一个春节。新手主妇下厨没准儿,水饺煮了满满一锅。丈夫笑她:“真打算吃到明年啊!”

    小两口怕浪费,盛了两碗送到小区保安室。“师傅辛苦了,一起吃饺子!”她一直记得保安师傅睁大眼睛咧开嘴,不停重复“怎么这么好”的欢喜表情。

    热腾腾的饺子让清冷的房间多了几分暖意,头顶一台小小的电视放着春晚,孙楠一遍遍唱着“把幸福给你”。他们像一见如故的朋友,孙嘉怿说:“明年还来,陪你过除夕!”

    只是她没有想到,“你”后来会变成许许多多个“你们”,而今年,陪伴的方式有点特殊。

    A

    “4年前我吃过你的饺子”

    那两碗水饺让保安惦记了一年。

    每次看到孙嘉怿,再远他都会跑来打招呼,哪怕什么都不说,只是搓着手笑。孙嘉怿也笑,在这之前,她觉得保安就是一个小区的“标配”,就像警察、医生、消防是一座城市的“标配”一样,都穿着制服面目模糊。但除夕的机缘巧合,让他们之间有了温暖的“链接”。

    可惜这个保安没做到年底就回老家了。孙嘉怿怅然若失,又一个大年夜到来的时候,她包了300个饺子,中午临时起意在微信群征集:“有谁愿意和我一起,陪不回家的人一起过除夕?”

    只有一个大学生回应了她,那晚这个热心的大男孩带着父母,和孙嘉怿夫妇一起把饺子送到了西门派出所、南门派出所和宁波市消防支队。

    真正发起“陪你过除夕”活动,是在2017年。之前的三年,孙嘉怿从一个咋咋呼呼的姑娘,变成了一位忙忙碌碌的母亲,她想带3岁的女儿看看一个真正的除夕。

    那一年她早早地在微博上发起征集,很快得到了一些网络大V的呼应,随着越来越多网友的加入,一个人的温暖创意变成了一座城的爱心接力,活动分片区进行。

    志愿者中有一位名叫邱泽海的民警,他放弃了回湖北老家的计划,带着老婆孩子来帮忙。

    2013年除夕,他在西门派出所值班,深夜同事端来热腾腾的饺子,说是一个“圆脸,笑起来很开心的女孩”送来的。4年后,他在人群中一眼就认出了孙嘉怿:“4年前我就吃过你的饺子!”孙嘉怿说,别人可能无法想象,突然发现有人惦着你,心里有多暖。

    那晚邱泽海一家三口跑了三个地方,最后一站是地铁四号线的工地。有人掉下眼泪,抱了抱他一年级的女儿,说“我的孩子也这么大”,还要给红包,被婉拒了。

    那年孙嘉怿负责的海曙区包了3000个饺子,送到了多个派出所、医院、消防、部队和工地。而在余姚、慈溪、镇海等地,活动同样热热闹闹地进行,全市送出2万个饺子。

    把水饺送到镇海消防大队的是一个害羞的女孩,把饺子放到门卫就走了。第二天才从微博上看到,当时消防官兵刚好出警,一直到零点以后回来才看到这份新年惊喜,“饺子凉了,可心里一热。”

    这些零零碎碎的细节,在很久以后说起来,依然会让人觉得感慨。孙嘉怿说,大概人都是一样的,不管在哪里,担任什么角色,对幸福的期许一样,对团圆的渴望也一样,所以,“陪你过除夕”才会一呼百应。

    B

    每个坚守的人,都很不容易

    在“因爱同行”2017网络公益年度总结评选活动中,“陪你过除夕”荣获全国网络公益年度传播力大奖。比这更让孙嘉怿开心的是,在“紫光阁”“共青团中央”等政务微博发布此事时,称她为“宁波小姑娘”,这个称呼让1985年出生的她“得瑟”了很久。

    接下来的三年,“宁波小姑娘”干劲十足,“陪你过除夕”的影响力也逐渐扩大。

    每年活动开始前,几个片区都会建一个群,由各地的负责人调度。志愿者不断增加,但也有人因为各种原因退出——

    民警邱泽海又被安排除夕值班,他在派出所多了一份期待;

    有大学生出国了,当天来不了,转了300元,说是一份心意;

    最让人难过的北仑志愿者林晓亚的离开,这位志愿服务时长达1895小时的80后不幸被确诊为癌症,2018年除夕是最后一次参加活动,一个月后她就去世了。

    “她很漂亮,她包的饺子也很漂亮,我一眼就能看出来哪些是她包的。”朋友的话说哭了很多人。

    孙嘉怿也在成长,当年煮饺子手下没准的新媳妇已成为统筹一切的“大总管”。她半个月前就开始张罗:征集志愿者,列一张详细的表,安排好100多人的分工,同时制作宣传板、购买食盒,提前一天准备蔬菜,最后一天买肉。

    50斤鲜肉、20斤虾仁、15斤芹菜、15斤韭菜、15斤胡萝卜,以及部分冬笋和香菇,可以包三五千个芹菜肉馅、韭菜肉馅和香菇虾仁冬笋馅的饺子。芹菜和胡萝卜是志愿者自家种的,其他都是从咏归菜场买的。几位摊主都在价格最高的这两天给出了成本价。

    集中包饺子的地方也多了,配送范围从城区扩大到偏远的山区、农村,最远的地方是石浦的边防哨所,志愿者们联系好,从宁波开始一段段接力,刚好在新年的钟声敲响前送到。

    对孙嘉怿来说,“面”扩大了,点的选择也有了更多可能。

    她搬家了,除夕前一天看到清洁工在扫楼道,随口问:“师傅不回家过年吗?”师傅摇头,说一个人住。她跟他回住处,那是个没有窗的车库,进去第一感觉是冷,第二感觉是挤,一往后退,就踢到了放在地上的锅。

    孙嘉怿想起很久以前的那个保安室,心一动:“明天下午你在家吗?我给你送水饺来!”

    第二天再去,发现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师傅喜气洋洋地站在门前等。她留下水饺后,跟着他另外给好几位独居的清洁工送去了心意。

    除夕值班的急诊医护人员也是志愿者服务的对象。

    那个除夕,还有人问她:“晚上能不能给市第一医院手术室送一点?我朋友在那里值班,想给他一份惊喜。”

    晚上10点多,孙嘉怿带着女儿去医院,来接的是一位年轻的男医生,激动得有点语无伦次:“我真的、真的到现在都没吃上饭呢!”

    孙嘉怿眼一热,每个坚守的人,都很不容易。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