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全力打好疫情防控硬仗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1月30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防护服一穿就是8个小时
脸上留着口罩压痕
好好睡一觉成为奢侈的事……

他们这样在战斗

疫情紧张,但医护人员依旧乐观,充满信心。 记者 刘波 摄

▲急需的医疗物资正在源源不断被运来。 记者 刘波 摄

    “到我们这里来的,要求政治素质过硬,心理素质好、身体素质强硬,女同胞最好刚完例假。”1月29日,国科大宁波华美医院,门诊办公室主任、共产党员应莉敏忙着“招兵买马”。

    她的要求一出口,大家忍不住笑出声来。听起来挺“糙”的一句话,道出了“战疫”一线医护人员的付出。

    A.

    防护服一穿就是8个小时

    就在1月28日,应莉敏给奋战在“第一道防线”发热门诊的12位护士中10位的家属打了电话。

    从1月20日开始,发热门诊的护士从最初的2位一路增加到8位、12位,但仍是24小时满负荷运转。再加上为防止传染,她们即便轮完班,也都不能回家。

    “大过年的,不能和家人团聚,我们总要谢谢家人的支持。”应莉敏说。

    年前,护士潘伟芳的父母出了车祸。可在门诊排班时,她对家里的情况只字不提。直到应莉敏这回打电话给她的爱人,才知道她的母亲刚动完手术。

    “我们作为医护人员和家属,就是应该付出的。”电话那头,潘伟芳丈夫的一句话让应莉敏一度眼眶湿润。

    “我跟她说了,让她安心工作,家里会安排好的”“我们支持女儿的工作”……应莉敏原本打算去安抚一下护士家属们,没想到反过来被结结实实地“暖”了一把。

    站在诊治的“第一道防线”,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所承受的压力是常人无法想象的。

    有来自生理上的压力。为尽可能减少穿脱防护服可能导致的感染,护士们在轮班的8个小时里尽可能不喝水,不上厕所。对女性来说,难免会有“那么几天”,也恰恰是身体抵抗力最弱的时候。实在没辙,只能穿上尿不湿,再套上加厚的运动裤。

    也有来自心理上的压力。每天要分诊上百个发热病人,尽管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但要坦然地说出“不怕”,那一定是假的。绝大部分前来就诊的病人都是配合的,但也有不情愿被家人拖来的,还有抱着一丝侥幸心理、骂骂咧咧不肯配合的……

    是什么在支撑着冲在发热门诊“第一线”的医护人员们?

    1月21日,全市46家医疗机构开设24小时发热门诊。1月25日,医院多名医务人员主动请缨,支援发热门诊。发热门诊临时党支部成立。

    正如党员医务工作者代表,市领军拔尖人才、肾内科副主任蔡珂丹说的:“我们将牢记‘医泽百姓’的使命,我们没有‘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豪言壮语,但请大家放心,我们一定不辱使命,圆满完成任务。”

    “战疫”继续,应莉敏说,现在还有很多医护人员申请加入到发热门诊的队伍中来,“计划把护士的数量增加到19位,让大家多点时间休息。”

    但随着对疫情了解的不断深入,对打赢这场仗,“还是很有信心的。”

    B.

    20分钟的检查要60分钟完成

    “发热门诊承受的压力的确大。你想想,轮班8个小时,几乎全程处于无交流的状态。”放射科副主任、共产党员陈斌说。

    门诊有门诊的难,放射科有放射科的难。换做平时,患者从病房出发到完成CT检查后再返回病房顶多也就花20分钟。如今医院专门辟出场地和机器,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检查,但前一个患者检查完,医生要先对机器进行全面消毒,才能为下一个患者做检查。仅这一过程,就需要耗费半个小时,这还不算患者从隔离区到检查场地以及回去所需要的时间。为确保万无一失,患者在前面走,医护人员要紧随其后对楼道等途经场所进行消毒。整个过程加起来,大约需要耗费一个小时。

    按照计划,1月29日有10余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要做CT检查,够医护人员忙上一整天了。

    这还不是“巅峰”数字。陈斌说,大年三十晚上刚好轮到他在发热门诊值班,一个晚上就接待了二三十名患者,“而这个数字到白天,会增长到30至50名。”

    相比诊治带来的风险和辛苦,更让陈斌觉得为难的,是大年三十还要把准备放假或者已经放假的同事给召集回来。

    同事俞学强家在宁波,他的爱人也在医院上班,家里还有两个还没上学的孩子。接到陈斌的电话,他的第一反应是:“家在外地的同事回来不方便,先把我排上吧。”

    同事们的“爽快”多少让陈斌的“不好意思”减轻了几分。科里的20余名党员还写了请战书,要求“到抗疫的一线去”。

    C.

    早已不知今夕是何日

    从1月23日开始,急性感染科主任郑南红已经整整7天没回家了。作为重点传染病市级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她既要承担对医护人员的培训,还要负责对患者的会诊。

    事实上,早从1月11日开始,郑南红的工作已经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紧密联系起来。

    就在阖家团圆的大年三十晚上,院里收治了一位病人。等忙完已经是后半夜,郑南红甚至连打个电话跟家人说一句“新年快乐”的时间都没有。

    “你现在别问我是大年初几,你现在问我今天星期几,我都不知道。”

    目前,在隔离病房,一共有20多个医护人员跟着郑南红“打仗”,分早晚两班,防护服一穿就是大半天,等从隔离病房出来,脸上留下的是口罩深深的压痕。

    每到夜深人静,患者渐渐睡去,昏暗的灯光下,轮到值夜班的医生仍在伏案疾书。他们要将每个患者的病史和病程都详细地记录下来。细节,才能为后续的诊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好好睡上一觉,对身处隔离病房的医护人员来说,已经成为一件奢侈的事。

    忙里偷闲,郑南红也会给父母、丈夫和儿子打电话。她说得最多的是“我没事”,而家人说得最多的是“放心,我们会照顾好自己”。

    “等忙过这段日子,要好好抽时间陪陪他们。”郑南红的“小小”心愿,也是那些被防护服挡住面容的医护人员的共同心愿。

    记者 石承承

    通讯员 陈佩 鲍云洁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