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全力打好疫情防控硬仗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2月0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了节省防护服,大家穿上了纸尿裤

隔离病房的医护人员说,期待春暖花开的那一刻早日来临

    戴着三层手套为患者扎针,隔着口罩面罩说话常常靠喊,脱隔离服时要反复洗手8次,二三十岁的年纪却集体穿上了尿不湿……如果说宁波各医院是抗击疫情的前线,那么收治确诊患者或疑似患者的隔离病房就是和病毒短兵相接的决战场。

    隔离病房里的工作状态究竟怎样?2月1日晚,趁着几家医院隔离病房医护人员换岗的间隙,记者连线多位一线工作人员,倾听他们的故事。

    国科大华美医院

    说话靠喊,身体不适主要靠扛

    进隔离病房才10天,特别的工作环境已经给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宁波市第二医院)张美丹主管护师的双手留下了印记:因为每天要戴两三层手套,她的双手长满了小裂口和红疹子。反复穿脱手套,反复洗手,张美丹说很多同事和她一样,手上出现各种皮肤问题,刚开始是痛,后来会发痒,难受得不得了。

    “刚听说武汉有疫情,我当时就在心里想着,如果医院有需要,我一定要报名参加,因为我有经验。”17年前非典疫情肆虐的时候,张美丹还是一名实习护士,在宁波一家医院的发热门诊工作。成为一名感染科护士后,她又经历过防控H7N9、甲流等一线工作,丰富的工作经历让她更有底气。

    穿上厚厚的隔离服,在隔离病房里一待就是几个小时,张美丹和同事们常常觉得连呼吸都很费力。他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我感觉喘不上气!”对于张美丹来说,最难的是戴着三层手套进行护理操作,平时熟悉得不得了的抽血操作,此时难度都大了很多,总感觉像隔靴搔痒,使不上力。

    “我平时身体挺好的,但不知道怎么回事,到了隔离病房里一戴起N95口罩就要淌鼻涕。手不能去抓,也不能碰,特别不舒服。”国科大华美医院吴波明副主任医师今年41岁,是一名共产党员。他的妻子是急性感染科应茵副主任医师,2019年春节也曾抽调至重症监护病房,参与救治重症流感患者。今年,考虑到他们的孩子才几岁,医院安排他妻子在隔离病房外工作。

    吴波明说,医生的查房也和在普通病房不一样,因为在隔离病房里没法用手机和电脑,所有的查房记录要和外面值班的同事联络完成,只能通过对讲机讲、隔着玻璃举着手写的纸板让外面的同事拍照。

    “我工作十几年,第一次进隔离病房,说不怕那是不可能的,但穿上这身隔离服,看到隔离的病人需要我们,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吴波明说,病人在隔离病房里每天见到的只有全副武装的医护人员,出于对疾病的恐惧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这个时候的他们都特别脆弱。

    “我平时在查房的时候都尽量跟病人走得近一些,除了问身体上的情况,还尽量多和他们拉拉家常,多说说话,安抚一下他们的情绪。”

    吴波明说,戴着口罩面罩,说起话来特别费劲,交流基本靠喊,遇到听力不好的老年人,喊得自己耳朵都隆隆响了,对方还是没听到。

    “都知道穿隔离服要十几分钟,脱隔离服更麻烦,我算了下,每脱一个装备就要洗一次手,一共要洗8次。”90后男护士米航是山西人,参加工作后他连续三年春节都没能回家。第一年因为值班,第二年因为备战流感,今年遇到了疫情。

    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把预防压疮用的胶布贴在了脸上

    王幼糯是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临时感染病房的护士长,从1月21日临时感染病房建立以来,她已经和团队共同奋战了十几天。

    王幼糯说,手指上密密麻麻的小裂口成了隔离病房医护人员的标配,长期戴防护口罩给脸上压出的印痕也是让人头痛的问题。“我们有个同事鼻梁比较高,脸上的红印痕一个星期都消不了,大家开玩笑说这时候还是塌鼻梁好。”

    闲暇之余,同事们会相互数脸上的印痕:“一道压痕说明我进去一次,两道说明两次,来数数脸上有几条‘马路’了!”后来大家想了个办法,把给压疮病人贴在身上用的胶布贴在脸上,用来预防脸上的压痕。

    徐超凡是感染病房的一名护士,因为坚守岗位,24小时待命,这个春节她没有回家。初五这天因为一直忙着护理病人,她错过了母亲的生日,隔着手机屏幕,她哭得泣不成声。

    感染科主任江军是名老党员,他所在的支部内科一支部,党员丁群力、唐静芳作为宁波市首批紧急医疗队员大年初一便驰援武汉。“他们支援最前线,我们守护大后方”。原本大年初二江军要和妻子一起前往山东看望岳父岳母,春节前得知疫情的消息,他主动退掉机票,投入工作。

    奉化区人民医院

    为了节省防护服,集体穿上了纸尿裤

    作为奉化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定点救治医院,奉化区人民医院医共体的医务人员也昼夜奋战在隔离病房。

    汪亚芬是奉化区人民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同时也是7个月宝宝的母亲,家里的孩子还没断奶。听到疫情开始需要医生进隔离病房时,她毅然让宝宝喝起了奶粉,自己去了隔离病房工作。

    隔离区不能脱衣服、没法上厕所,因为防护服紧缺,隔离病房医护人员的工作时间由4小时延长至6个小时一轮。这也使得大家进去前都不敢喝水,就怕浪费一套防护服。特殊时期,医护人员都穿上了纸尿裤。

    “没想到30多岁了还会穿上尿不湿!”隔离病房主管护师王莹盈这样感叹。问起使用尿不湿的感受,她腼腆了一下:“很闷、很难受,但干活时候就感觉不到了。”

    医护人员的全心付出,受到隔离病房患者的称赞。90后男护士钱园细心照顾被隔离的2岁小宝宝,在治疗护理之余,还陪孩子做游戏,被孩子称为“神奇飞侠叔叔”。护士张素萍也被隔离病区的患者阿姨表白:“如果可以,我真想抱抱你!”

    记者 孙美星 通讯员 郑轲 庞赟 汪辰卉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