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一线,有无数的感人故事,今天我们关注的人物,是“最美逆行”的夫妻档。 丈夫值守一线妻子为大家做饭 2月5日晚上6点半,镇海蛟川街道迎周村村委会灯火通明。村委会服务大厅楼梯旁临时搭起的灶台边,“厨娘”张圆圆正张罗着晚饭。 “你们先来吃吧,饭菜要凉了。”第一批吃饭的5个村干部迅速“冲”向就餐的会议室,不到10分钟就吃完了,随后投入紧张的工作中。 张圆圆没有忙着收拾餐具,而是不时向大厅张望,似乎在等谁。 “快快快,赶紧洗手吃饭!”7点左右,张圆圆的丈夫、迎周村党总支书记钟炎和几个村干部巡查回来。 “我家老钟已经一星期没回家了,这方面我也帮不上什么。听说他们工作忙,顿顿吃方便面,这样下去肯定不行。”一开始,张园园在家里做好饭菜,打包送到村委会。 但大家忙于工作,都是分批吃饭,饭菜很快就冷了。于是,2月3日开始,张圆圆在村委会服务大厅边搭了一个临时灶台,每天为大家做饭。 至于家中两个年幼的女儿,张圆圆只得让亲戚帮忙照顾。 记者 郑凯侠 通讯员 徐超 李洁 党员夫妻接力做志愿每天16小时无缝对接 自疫情开始,海曙区望春街道清风社区的吕鹏飞、丁美芬便冲锋在志愿一线。 早上7点,丈夫吕鹏飞出门,在人行出入口处手持测温仪,对进出居民进行测温、询问;9点,妻子丁美芬顶上,两人进行交接,直至中午12点才回去吃饭,换成吕鹏飞“上岗”,每天风雨无阻。 “我和我丈夫都是党员,我们在比赛谁的志愿服务时间长,谁就是家里的先锋党员。现在国家到了那么关键的时刻,当然要挺身而出啦!”丁美芬笑道。 记者 朱琳 通讯员 沈晨舒 陈洁 你在武汉 我在宁波一起战“疫” “你奔赴援武汉,我战斗在慈溪!你下岗星满空,我出发日初升。责任和担当,入党宣誓永不忘。疫病无情肆虐,你我共抗争……”这是慈溪市疾控中心理化检验室的徐毅,在个人的微信朋友圈发出的一段文字,是写给妻子孙益青的。看到这对夫妻的“隔空对话”,很多人都泪目了。 孙益青是慈溪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科护士,多日前随宁波医疗队驰援武汉,目前在武汉肺科医院重症监护室工作,徐毅则在慈溪坚守疾控检验一线,女儿只得送到外婆家。 武汉疫情严重,医务人员紧缺,每天12小时轮岗,一进重症病房就12个小时不能出来。进病房不能带手机,夫妻通过微信和电话联系的机会也不多,偶尔联系,也是在微信里报平安,寥寥数语后,又投入到战“疫”中。于是,徐毅就想到通过微信朋友圈,吐露心声,支持妻子,与之共勉。徐毅说,“注意安全,保护好自己”是他最想对妻子说的话。 记者 陈善君 通讯员 袁洁 孙武昆 医生夫妻身处一线 家中孩子为他们加油 “中国加油,武汉加油!妈妈加油,早日回家!”这是海曙外国语学校一年级小朋友张腾宇在送给妈妈的一幅画上面的寄语。画面中是一位“全副武装”的医务工作者,胸牌上写着“Dr.DYP”。 Dr.DYP就是小腾宇的妈妈、宁波市中医院肾病科医生邓颖萍,在画这幅画的时候,他已经整整15天没有见到妈妈了。疫情爆发后,邓颖萍第一时间主动请缨,于1月22日抽调至医院发热门诊。 “忙的时候不觉得有什么,但一空下来,最牵挂的是家中的两个孩子。”邓颖萍的儿子7岁、女儿3岁,为确保家人安全,她一直自我隔离,没回过家。 邓颖萍的丈夫也是市中医院医生,近期在医院急诊外科工作。无奈之下,他们将女儿送回宁海老家,儿子则由老人在家里帮忙照看。 本周一晚上,邓颖萍手机上收到儿子发来的一张照片,一个小小的身影举着一幅给妈妈加油的画,眼神里透着坚毅和乖巧,还给妈妈留言说:“妈妈你放心吧,我一定会听话地待在家里,每天自己看书写作业,等你回来。”多日来的思念和牵挂瞬间涌上心头,邓颖萍泪如雨下。 “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很多医务工作者都坚守在抗疫一线,有太多的同仁付出的比我要多很多。只希望这场疫情能够早点过去,千千万万的患者和医务人员都能够早日回家。”邓颖萍说。 记者 陆麒雯 通讯员 陈君艳 张林霞 郑瑜 “火焰蓝”与“天使白”的浪漫坚守 在这场战“疫”中,新婚不久的邵鑫运放弃了婚后第一个春节团聚的机会,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邵鑫运是浙江淳安人,2010年12月入队,现任宁波消防救援支队宁海跃龙站四级指挥员。这个春节是他新婚后的第一个春节,但选择了值班驻守。“离得远的,回家一次不容易。我离家近,回家更方便,还是我来值班吧。” 而事实上,他父母在淳安,妻子和岳父母却在安徽,新婚不久的他们相聚一次并不容易。 “自家的119在执勤值班,我这个120也不能拖后腿。”方嫚说。 方嫚是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平安医院的一名手术室护士,疫情发生后,她主动担当,坚守在自己的岗位。 几天前,方嫚查出怀有身孕,家人和领导都劝她请假休息,但她却说:“作为一名医护人员,不能在人民需要的时候退缩。” 偶有空暇,夫妻俩便通过电话和视频相互鼓励,同事们形象地称两人是“火焰蓝”与“天使白”的浪漫坚守。 记者 马涛 通讯员 祝国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