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叶彩 |
|
李叶彩手写的“请战书” 宁海县文明办供图 |
在宁海县深甽镇马岙社区卫生服务站,经常会看到一位“护士奶奶”,戴着口罩、手持额温计、头戴医用帽,为进入卫生服务站的每个人测量体温。她叫李叶彩,68岁。 自1月28日向深甽中心卫生院院长刘建金提交前往武汉的“请战书”以来,虽一直未得到院长的召唤,但李叶彩不是到服务站帮忙,便是前往离家3公里外的望海岗防疫卡点执勤。 向领导递“请战书” “奶奶,您咋又来了?今天人不多,我们能忙过来,您回去吧……”2月15日,李叶彩又出现在服务站,服务站的护士便劝她回去。 李叶彩曾在服务站工作40多年,虽然已是退休职工,但这些年来,只要服务站需要,她就从不缺席。 服务站里有4名医护人员,每天值班的是1名医生和1名护士,4人2组,互相轮岗。 考虑到年轻护士的家不在马岙,退休后的这些年的除夕、大年初一,李叶彩都会主动来“顶班”。“姑娘,你们回去,跟家人吃顿年夜饭,这儿交给我!”她的一句话,让年轻护士感动。 1月25日,随着新闻的报道,李叶彩感觉到,新冠肺炎疫情非同小可。 2003年“非典”爆发时,还未退休的她曾请战上一线,但没成功,这一次,她又坐不住了。 1月28日,在整理完行李后,她让儿子将一张手写并摁了手印的“请战书”,交给深甽中心卫生院院长刘建金。 “当前疫情肆虐,事关民众安危,所以我强烈要求再次重返岗位,投入工作,请求县领导批准我的要求!”她言辞诚恳,意愿强烈。 但68岁的年纪,别说驰援武汉了,连在当地防疫,刘建金都不太赞成。 “我知道她的诚意,不单单是今年,她每年都无偿为服务站帮忙,我们人手也确实很紧张,作为老护士,她的能力完全没问题,但考虑到她年纪真的大了,婆家、娘家都有不少事,我没有直接明确她的任务,只说让她待命。”2月15日,刘建金说。 和院长打“游击战” 等不来召唤,李叶彩就跟刘院长打起了“游击战”。 她不仅来到服务站帮忙,还偷偷跑到位于宁海和新昌边界的望海岗防疫卡点,帮一线人员执勤。 这个卡点,离李叶彩的家约3公里,需要翻过一座岭。儿子送她去过一次,村里的年轻人送过一回。通常情况下,她会搭乘执勤的交警、城管等部门的车子前往。有一次,实在找不到车了,她就走过去。 卡点特别冷,按刘院长的话说,至少比宁波市区的气温要低四五摄氏度,风吹雨淋的,对年纪大的人来说,实在伤身。 卡点分两个班次,早8点至晚8点是白班,晚8点至次日凌晨是夜班,李叶彩上了七八次白班和一两次晚班,“那是因为刚开始,人手真的很缺,志愿者也没那么多,他们有需要,我就去了。”说得轻描淡写,但在大冷天熬过一个通宵,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在卡点,李叶彩负责对来往人员做体温测量,如果发现异常,报上级县医院。 刘院长也分到了卡点执勤的任务,有几次,为了避开和刘院长碰面,在晚上8点交班前,李叶彩就对一同执勤的人说:“我先走一步哦!你辛苦。” 从正月初三至今的近20天里,除了去卡点执勤外,李叶彩就是在服务站帮忙,自从进服务站要测量体温开始,她就接手了分诊前的量体温工作,对于体温异常,有咳嗽、发烧等症状的患者,进行登记和上报。对于村里的隔离病人,她也要上门测量体温,询问情况,登记信息等。 她说,只要戴上口罩、手套,做好防护,就没什么可怕的。 她的这些行为,刘建金是知道的。“我知道劝不住她,所以我就让她最多去服务站帮忙,千万不要去卡点,那是宁海海拔最高的地方。她的境界那么高,但我要对她的身体负责。”刘建金说。 全家都支持她 母亲的这些付出,儿子俞先生都看在眼里,“既然妈妈有这个心愿,我们都支持她。” 不只是李叶彩,俞先生对服务站也很有感情。“我小时候经常去医院,看着它从很破旧的房子慢慢变成了水泥房,可以说我是在那儿长大的,因为妈妈前几年也是每年都会去帮忙,从来不跟我们吃年夜饭,我们都习惯了。‘非典’那次她有遗憾,所以这一回,两个女儿我们都自己带,就是为了给妈妈腾空,让她做她想做的事。”俞先生说。 他坦言,妈妈的志愿服务,或多或少肯定会影响到他们,但如果真的需要,人手很紧缺,只要组织召唤,哪怕妈妈需要去驰援武汉,他们也是赞成的。 这正如李叶彩所说的——“我的家人都很支持我,党员就要有个党员的样子!”47年党龄的她,说这话时掷地有声。 记者 朱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