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全力打好疫情防控硬仗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2月1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全域一码通”昨起全面推行

记者探访4个小区,有的持绿码照样吃“闭门羹”
系统还在不断更新完善,有问题可及时反馈

    实地探访

    4个小区情况各异

    昨天,宁波国家高新区一小区居民出示“甬行码”出行,工作人员核查后予以放行。记者 崔引 摄

    “宁波全域一码通”全面推行第一天,持绿码能否一路畅行?昨天,记者实地探访了宁波4个小区,从现场情况来看喜忧参半。

    采访中,市民普遍反映“通行码”的方便之处是:持绿码可以畅行,没有了小区通行证以往一天一户一人次的限制;但同时伴随着一些烦恼和担忧:持绿码的人真的安全吗?万一有人作弊怎么办?还有居民反映,小区保安年纪大了,不太会核验二维码怎么办?

    物业保安仔细核对“甬行码”

    所有人可凭绿码进出

    地点:天合家园二期

    记者尝试持绿码进入,保安师傅核查非常仔细,他先是核查了“甬行码”上的日期、时间是否实时更新过,接着要求记者出示身份证,核查与“甬行码”上的名字是否一致,然后放行。

    保安师傅说,针对“甬行码”的推行,物业特地对他们做过培训,为了避免有人使用他人二维码截图,要求持码人同时出示身份证,这样一来门岗的工作量加大了,持码人也会有些许不方便,但好在大家都比较配合。“目前,多数人仍然使用老的通行证,用“甬行码”的不多,也就占百分之二三十。凭绿码进出的基本都是本小区业主和在小区里面上班的工作人员,外来人员很少。”

    昨天傍晚,记者接到消息称,小区做了调整,绿码仅作为本小区业主进出的一个辅助手段,外来人员即便证件齐全,也还不能入内。

    昨起开始使用“甬行码”

    绿码进出仅限小区业主

    地点:世茂君御湾

    记者前天曾到该小区探访过,当时小区“甬行码”还没实行。昨天早晨,记者询问小区保安得知,小区“甬行码”当天开始使用,但记者凭绿码进入被拒。

    保安师傅进一步解释说,持绿码进出仅限于本小区业主,为了安全起见,小区还没有对外开放。“不过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外人要进小区,这说明现阶段大家安全意识都比较强,没事一般也不会在不同小区间乱窜。”

    小区大力推行“甬行码”

    持绿码也要测体温进入

    地点:汇品璟苑

    记者看到汇品璟苑小区正在大力推行“甬行码”,业主出门时,保安会提醒对方回来时一定要出示“甬行码”。而在小区入口,保安拿着“甬行码”要求进门的人要先扫码,其中有位阿姨不会操作,保安则现场指导对方注册使用。

    手持绿码的业主,进入小区时需要测体温,并同步出示身份证或者小区的通行证来确认其业主身份,如果以上两者都没有带,还可以通过小区人脸识别系统来确认。非小区业主的访客,除了需要出示绿码、身份证以及配合测体温外,还需要待保安向相关业主确认才被放行。

    保安年龄较大识别有难度

    小区暂时不能使用“甬行码”

    地点:三和嘉园

    昨天上午,记者探访三和嘉园得知,该小区暂时不能使用通行码。一位业委会成员解释说,该小区是老小区,保安年纪都比较大,对“甬行码”细节识别有难度。他们打算,再过段时间,等疫情轻一些的时候再实施。

    另外,他们对“甬行码”的安全性也有些担忧:按照规定,外面中风险区域回来的人员需要隔离7天,而现在他们注册显示结果是绿码,这与之前的隔离要求是矛盾的;另外还有纸质“甬行证”,这个轨迹怎么监控?持证人不知道哪里晃一圈回来了,也照常放行,那岂不是很危险?

    幕后揭秘

    “甬行码”诞生记

    “扫一扫就能出门,这个比通行证方便多了。”昨天一早,家住鄞州区百丈街道演武社区新河花园的张先生出示了手机里的二维码,就轻松离开小区去上班了。他用“扫码”方式进出小区已经多日了,这样的操作模式,小区很多居民也都习以为常了。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甬行码”(微信版)最早的雏形就是从演武社区诞生的。“幕后推手”就是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教授陈根浪和他的研发团队,二维码背后是整个团队近300个小时的付出。

    “甬行码”的诞生源于公益

    演武社区是一个典型的城区老旧小区,常住户3761户,其中1000余户是出租户。社区老年人多、外来人口多、人口流动量大。陈根浪就住在演武社区,他是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教授,带领着智慧物联网与大数据应用工程团队。可以说,他就是“甬行码”的“幕后推手”。

    疫情防控工作启动以后,陈根浪经常在小区门口看到,社区工作人员手工登记小区居民信息,工作量相当大。“我不能像医生那样去一线,就想着用自己的专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陈根浪的初心是,为演武社区搭建一个信息化平台,帮助社工做好防疫。

    2月2日晚,陈根浪给社区党委书记王凌打了一个电话,讲了自己的想法,这让王凌喜出望外。“我们太需要这个了,社工每天要花大量时间给小区居民做出入登记,如果扫一扫就能实现这些功能,就太方便了。”王凌说。

    40多个小时,研发出1.0版本

    陈根浪的研发团队有13人,大家都在不同的城市,他们夜以继日地花了40多个小时研发“一码通”。“非常时期,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我们算是为防疫提供‘智力’,大家都铆足了劲。”陈根浪说。

    2月4日凌晨4点,“社区疫情防控及风险分析平台”1.0版出炉,功能主要包括小区居民信息注册、小区居民出入登记和社区疫情风险分析等。

    2月5日,该系统率先在演武社区的10个小区推广使用,居民反响不错。陈根浪说,这就是“甬行码”的雏形。

    “社区疫情防控及分线分析平台非常重要的一个功能是可以显示关联人行动轨迹,一旦发现异常,可以帮助还原该人员出行路线,为流行病学调查提供线索。社区疫情防控及风险分析平台2.0正在紧张开发中!”这是陈根浪2月6日13:47分发在朋友圈的信息。

    试用效果不错,很快这个二维码就传开了。到2月6日,宁波已经有80余个小区用上了该二维码,覆盖鄞州、江北、北仑和象山等地。

    很快,他们推出了“2.0版本”,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居民在家测温上报,还有疫情分析和运动轨迹查询,能更有效地做好小区居民分类管理,后台还可形成疫情风险分析模型,指导社区疫情防控。

    “游击队”变成“正规军”

    2月7日下午,宁波公安系统的工作人员找到了陈根浪,希望“一码通”能在全市推广。这个消息,犹如一剂“强心剂”让整个研发团队为之振奋,大家又开始夜以继日完善方案。

    “‘游击队’正式由相关部门转正了,争取为抗疫做贡献。” 2月8日5:28,陈根浪在朋友圈这样打趣。

    “原本只是一个小小的公益想法,没想到能在全市推广,帮助更多的人,这一点让我们团队更有动力了。我们根据相关部门的要求,进行相应优化调整。” 一天N个视频电话,每天数十个通话记录,陈根浪把自己关进了书房。

    不到一周时间,该系统迅速推广至鄞州、江北、北仑、象山及杭州、丽水等省内数十个社区应用,有效提升了社区人员管理及疫情防控的精准度和效率,也提高了居民出入便捷性。

    运行期间,研发团队一边跑现场调研社区新需求和疫情防控新要求,一边加班加点优化系统,先后完成4个版本的升级改造。居民关心的手机号和身份证数据的安全问题,后台都进行了加密处理,并在中国联通宁波分公司的支持下,整个系统受到运营商级别的安全保护。

    2月15日上午,奋战了几十个小时,该系统的“4.0版”出炉,就是现在宁波推广使用的“甬行码”(微信版)。

    昨天是宁波全面推行“甬行码”的第一天,看着用户数据呈几何级飞速上涨,看着系统稳定,陈根浪不自觉地嘴角上扬:“第一场仗算是打赢了!”

    回想起这大半个月的煎熬,陈根浪直言:痛并快乐着。“最苦的日子已经熬过来了,这半个月来,我们团队基本上都是白加黑模式,一直在完善调整中。我们的最大心愿,就是能真正给更多的人带来便捷,这样我们做公益的初心就达到了。”

    记者 殷欣欣 张贻富 薛曹盛 通讯员 王岑 杨熙瑾 黄波峰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