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今锐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2月26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大公共安全事件面前官员为何不愿道歉?

    王白石

    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民间有关李文亮等8名“吹哨人”被处理以及武汉早期疫情披露等问题的质疑舆情不断。但面对如此重大的事件,庄重的道歉却迟迟不见踪影。回顾以往多次重大公共安全事件,我们也不难发现鲜有官员主动道歉,哪怕歉意的表达也少得可怜,更遑论主动引咎辞职。

    官员道歉常常缺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是碍于面子羞于表达?还是患得患失不敢表露?事实上,归根到底,还是畸形的权力观、政绩观、群众观使然。有部分官员,唯上是瞻成了常态,谄媚拍马形成惯性,上级不表态,即便是自己应负主责,也不敢轻易发声,以免坏了所谓的官场“规矩”;也有部分官员蹑手蹑脚、患得患失,生怕道歉之后,自身政绩遭到全盘否定而影响仕途;更有一些官员,骨子里高高在上,对“道歉”讳莫如深,认为俯下身段向社会、民众鞠躬道歉认错就自降身份,威信受到影响。

    凡此种种,盖因在有些官员眼里,只有“领导”,没有群众;只重“乌纱”,轻视民生。他们断然不会认为:正视问题向公众道歉,是对自身职责的一种尊重,也是党员干部严于律己、敢于担责的表现。所以,如何加强媒体舆论监督,如何将民众的监督权、建议权真正落到实处,应该成为当务之急。只有舆论监督、建言献策到位了,唯权力是瞻的风气才会有所改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次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我们一定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而民众的监督权与建议权是国家治理体系与能力的一个重要部分,有助于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只有当制度的顶层设计真正完善后,在重大公共安全事件面前,那些“问心有愧”的官员才不得不站出来真诚地道歉,瞒报谎报迟报才不会成为常态。

    实际上,适宜、诚挚的道歉是政治文明开放与进步的表现,还会挽狂澜于既倒,重塑政府的公信力。当然,道歉的时机很重要,如果迫于社会舆论压力,道歉姗姗来迟,则会流于形式;道歉过后“失误”依旧,则不利于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立,也不利于强化官员的服务意识与政治伦理。道歉不能是个人私德的展示,而应该是政治意义上的“常规动作”。

    不过,道歉仅仅是政府面对舆情危机的第一步,危机过后,官员问责机制理应启动。否则,道歉就有可能沦为一场单纯化解危机的“公关秀”,长此以往,容易造成公众的“审丑疲劳”,同样使政府公信力大打折扣。道歉只是解决问题的良好开端,公众更为关心的是:道歉过后现实问题到底有没有解决?有没有制定相应的机制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大国,中国人民是坚韧的人民,经得起任何考验。但是,不能总是在一个地方重复跌倒。深刻地反思错误与教训,不妨先从诚挚的道歉做起,从现代化的政治机制“筑”起。如此,才能真正跳出历史怪圈,让悲剧不再重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