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三月里最寻常的一个早晨。 镇明路关了一个多月的仓桥面结店不声不响地开了,戴着口罩的老顾客和以前一样,耐心地排着队。 仿佛什么都没有变,只是大锅一开、水汽热腾腾冒上来的时候,很多人心头一热,眼底也一片水雾蒙蒙。 平淡的一天开始了,地铁里又挤了一点,早高峰又堵了一点,写字楼前上班前测体温的队伍又长了一点。疫情地图终于变成了一片草色青青,清风在细叶间穿梭,城市又回到了那个人们熟悉的、悲喜与共的烟火人间。 我们知道峭寒和细雨之后,阳光一定会如约而至;也坚信冬天夺去的,春天一定会还回来。可站在今天往回看,每一步都那么艰难那么勇敢,那么赤诚那么温暖—— 冬夜 这场战疫,从1月20日钟南山院士确认新冠肺炎会人传人的那个夜晚开始。 老人一锤定音,新春的喜庆骤然凝结。 而此时,鄞州人民医院副院长俞万钧正心里七上八下地等一个消息。他刚从横溪分院接回一个患者,几经周折做了采样检测。1月21日凌晨2点半,结果出来了,宁波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确诊。 俞万钧看着窗外无边的夜,心想,硬仗打响了。 从那一天起,每天增加的确诊人数,像一块重重的石头压在每一个人心上。 在国科大宁波华美医院治疗的曾叶子(化名)曾在深夜失声痛哭。这名36岁的大学老师和她的先生从武汉飞到宁波后确诊,她一直坚强地撑着,直到听说在武汉的闺蜜染病去世。 生命多脆弱啊,她觉得自己撑不下去了。 所幸,一直有人拉着她的手,在无助的夜里陪着她。厚厚的防护服下,那个声音柔软绵长:“你的好朋友走了,我的好朋友去武汉帮她报仇了,我留在这里保护你。” 那是大年初一,本该阖家团圆的夜晚,宁波支援武汉第一批医疗队13名医护人员来到了离家800公里外的主战场。 从那一天起,甬城6批紧急医疗队310名逆行者奔赴湖北,还有6万多名白衣战士留在本地奋战,很多人整个春节都没回家。 不少患者像曾叶子一样问过照顾他们的白衣战士:“你们真的不怕吗?” 护士杨建说,当一个人想着别人的时候,就会忘记自己吧。 病毒的威胁如影随形,从来没有万无一失。只是,当他们竭尽全力和死神争夺重症患者时,当他们全神贯注研究病情时,当他们争分夺秒创下12小时筹建2个重症病区的“宁波速度”时,当他们在异乡凌晨2时的公交车上 微亮 唱起《歌唱祖国》时,忘记了害怕。 歌声穿过沉沉的夜,在人们最无助最恐惧的时候,点亮了希望的光。 1月22日,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重要指示精神,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郑栅洁主持召开市委专题会,发出宁波战疫总动员。 从那天起,宁波安静了下来。 大大小小的商场关门了,热热闹闹的活动取消了,越来越多的地铁和公交线暂停,城市一下子空空荡荡,只有长驱直入的风留下寂寞的回响。 随着确诊人数的增加,管控不断升级,2月4日,宁波出台疫情防控“十二条铁律”。对多数市民来说,留在家就是最好的抗疫。 一切骤然减速的时候,还有很多不回家的人坚守在角角落落、奔波在大街小巷、奋战在最危险的地方。因为他们的各尽其责,城市才得以筑起铁壁铜墙,最艰难的时候,家家桌上依然有热菜热汤,万家灯火依然温暖明亮。 最严“铁律”并没有阻隔爱。当在宁波的湖北人隔离时在家门口发现邻居送来的蔬菜和饺子,当在湖北的宁波人瞒着家人冒着风险做起了志愿者,当晚报为疫情发起“一起捐”活动后善款像潮水一样涌来,每个人的心底都会生出细碎的暖意和蓬勃的念想。 “此时三江月,圆缺与君同”,这首市民即兴而作的诗,写在9657位爱心人士捐赠给武汉的物资箱上,于是全世界都认识了宁波这座三江畔的大爱之城。 沉甸甸的爱心搬上货车,司机蔡校披星戴月地出发了。他之前已经不顾危险跑了6趟武汉,而这一单,免费。 回来的时候经过汉口火车站,两名交警突然敬礼致意,一直到车子开过。蔡校鼻子一酸,眼泪掉下来。 “我就是湖北人,我拼命拉拼命拉,就希望它快点好!” 每一份微小的努力汇集在一起,就像点点微亮聚成繁星满天,希望在招手了。 春光 2月20日,宁波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叶继辉的女儿小豆芽出生了。在800多公里外隔着屏幕看到娃的时候,这位见惯了生死的市第一医院ICU医生热泪盈眶。 大年初一出发时,叶继辉就想着,孩子出生时,一切该变好了吧? 小豆芽果然带来了希望,从她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二天起,宁波确诊病例零新增的纪录不断刷新。至3月6日,累计确诊病例157例,出院155例。 城市渐渐醒了,人们开始想着,怎么夺回失去的一个月。 在大家满世界找口罩、千方百计筹口罩的时候,宁波开发出了至少能用一周的“独家”民用口罩,越来越多的企业转产,创造了“宁波制造”的奇迹。 宁波成立了企业复工工作应急组,6部热线电话、6个工作专班、24小时在线,紧接着又密集出台了一系列覆盖面广、含金量高的帮扶政策,还派出专机、专列和包车,接来了一批批城市建设者,并通过“甬行码”分类管控。 2月底,全市综合复工率达到96.21%;3月3日,全市139个总投资1968亿元的重大项目集中开工。那个热热闹闹的宁波,又回来了。 危机打乱了原有的结构,但优秀的企业家更愿意从未来着眼,抓住一切机会获取资源、积极转型。 他们说,思路决定出路; 他们说,我们是一群走远路的人,路还长着呢。 那么,从细叶抽芽、希望破土的三月开始,从每一个平凡的早晨开始,我们加油吧! 记者 樊卓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