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九龙湖镇长宏村,在温暖如春的番茄大棚里,叶飞长舒了一口气——经历了40多天的菜篮子“保供稳价”战后,他和他的团队终于可以稍微喘口气了。 作为宁波飞洪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当家人,在过去的一个多月里,他每天清晨起床,基地、超市“两点一线”。疫情期间,这位“卖菜大户”不仅每天为麦德龙、欧尚、大润发等商超及时提供100吨的平价蔬菜,还向慈善机构一次性捐赠爱心蔬菜100吨,缓解了医院、公安武警、环卫及敬老院的蔬菜短缺问题。 他卖的菜有“温度” 小小菜篮子,关系着民生需要、人心稳定,事关防疫保供大局。 叶飞说,今年春节确实非同寻常。尤其是大年初二开始,宁波一些超市的蔬菜供应吃紧,部分市民开始囤菜,从业30多年的叶飞立刻敏锐地嗅到了某种恐慌的气息。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立即召集公司管理层开会,作为宁波几家大超市的主要蔬菜供应商,怎么办?疫情就是命令!他没有犹豫,当机立断:一是加快本地生产和外地调货,力保菜篮子市场供应;二是对部分耐储存的蔬菜如大白菜、土豆等,采取低价销售策略,宁愿贴一部分钱也要稳住物价,尽量降低市场恐慌心理。 特殊时期见非常担当。“国家有需要,百姓有需要,共产党员就要站在最前线。”这是老党员叶飞的理解,保供稳价就是他的责任。他卖的菜有“温度”:批发价约4元/公斤的大白菜,叶飞供给宁波超市的售价为1.8元/公斤;市场价2元/公斤的豆芽,供给宁波超市的售价为1.18元/公斤。原来日产10吨的豆芽,他率领员工开足马力,产量增加到日产30吨;同时还努力从安徽、山东、河北等地紧急调运蔬菜来甬,克服物流、人工紧张等各种困难,确保低价鲜菜源源不断供给超市。 “我感到最欣慰的是,当老百姓看到超市的菜不仅供应比较充足,而且价格也不贵,心里踏实了,市场也没有大起大落。”叶飞经常穿行在各超市销售点之间,为一线员工打气,了解市民需求,看到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他和团队欢欣鼓舞。 多方援助 让他感动良多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叶飞老家在安徽宣城农村,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2000年来甬扎根,积极学习山东寿光的现代农业经验,土里“刨”出新天地,公司一步步做大,成为宁波市菜篮子知名企业、浙江省农业龙头企业。作为新宁波人,他对“第二故乡”非常感恩。在这次防疫战斗中,让他感动的还有多方的援助,是“大家一起在战斗”。 春节期间,受疫情影响,部分外地员工无法到岗,人手紧缺。镇海区农业局获悉后,立即向飞洪公司输送了10名基层干部,火线支援,有的帮忙包装蔬菜,有的联系货源,有的负责押车,有的对接超市。 市场需求猛增,产量与进货量也随之大增,企业的资金周转一下子捉襟见肘。镇海区金融办和金融机构雪中送炭,现场办理专项资金支持,当天下午就将款项汇到公司账户,极大缓解了叶飞的资金压力。 为了加快现代大棚蔬菜的周转,提高产量,农技部门还向飞洪公司免费提供了种子种苗,按照叶菜的生产周期,35-40天即可上市,比户外种植提速30%。此外,为鼓励一线抗疫的英勇行为,总工会还奖励飞洪公司员工1.5万元。 “我是新宁波人,在这次抗疫过程中,我充分感受到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对我的帮扶和援助,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我也深深为菜篮子所发挥的民生保障作用感到自豪,激励着我做强做精,通过善举和爱心,去感染更多的人。”叶飞说。 众志成城 守好“菜篮子”防线 叶飞和飞洪公司的抗疫故事,只是我市众志成城、守好“菜篮子”防线的一个缩影。记者从市商务、农业农村部门了解到,我市多渠道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全力守好“菜篮子”这道防线。春节以来,我市各类菜篮子商品储备较为充足,供应平稳有序。蔬菜交易量、均价较往年未发生较大波动,水产、果品受疫情影响销量有所减少。 市商贸集团下属的宁波蔬菜批发市场于正月初三(1月27日)快速启动“蔬菜应急动态储备预案”,落实在途、在场、动态三大储备;召开经营户动员大会,让经营大户千方百计,全国调集货源。2月1日至3月4日,市蔬菜批发市场合计销量成交量66271吨,日均2008.1吨,平均批发价1.7元/公斤,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宁波水产批发市场、宁波果品批发市场等坚持春节营业,保障市民的生活需要。 市农业农村局在全市选出数百家农产品基地,从2月7日起推出“甬农鲜”本地农产品直供公益平台,进行线上销售农产品,截至3月4日,仅“甬农鲜”农产品销售平台注册用户数量达到6万余户,涉及全市4000多个小区,累计销售各类农产品28355吨,成交额达4.02亿多元。 各地组建“线上菜场”帮售农产品公益平台,如奉化区农业农村局联合奉化当地40多家农业主抱团取暖,组建线上平台,销售农产品。 在当前疫情下,此举既缓解了农产品销售难问题,也有效改善了市民“买菜难”问题。 记者 周晖 鲁威 通讯员 叶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