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人物志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3月12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清华学子重返乡村 花7年学做一个农民

现代农业飞速发展的今天 他彻底原谅了当年那个“自讨苦吃”的自己

赵骥的番茄卖到了68元一斤。

    农业正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我花了7年学做一个农民,这两年才慢慢适应。”赵骥说。

    生态农业耗时耗力,成本高,不能以量取胜,他就不断调整产销比。

    他心里很清楚,客户对价格不敏感,但“嘴刁”,光凭安全很难留住人心,所以十分注重优良品种的选择。光是番茄,他就试种过德国黑牛肝(黑色)、美国老怀特(白色)、意大利卡蜜糖(红色)、日本极光(红色)等多种。

    眼下,农场里的番茄卖到68元一斤,草莓120元一斤,连最普通的青菜萝卜土豆,每斤也差不多需要15元、20元,但还是供不应求。

    观点会一点点改变的。赵骥很自信:整个宁波,哪怕只有千分之一人接受他的理念,农场就可以经营得很好。

    现在的赵骥,以前的“将军肚”不见了,脸上有了晒斑,手指已变得又黑又粗,指甲缝常有泥垢,他越来越像一个真正的农民了。

    站在今天往回看,赵骥甚至有点庆幸当初的选择:“没有哪个行业是一成不变的,其实做外贸最好的时候已经过去了,早点转行也是明智的。”

    他的经历不是个例,目前姜山镇土地流转率已达90%以上,培育的新型职业农民约240人。更让人感到安心的是,鄞州经过认证、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还可与企业员工一样享受失业、养老、医疗三类保险,免去了许多后顾之忧。

    这些努力,正逐步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也推动乡村振兴向着更美好的方向前行。

    记者 樊卓婧

    通讯员 牟佳佳 徐庭娴 文/摄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