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读宁波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3月13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圆蛤“鲜”了

养蛤人愁了:被耽误的时机还能追回来吗?

林胜锵站在船头,向位于悬山岛的海塘出发。

记者 崔引 摄

    挖,还是不挖,对54岁的林胜锵来说,是个难题。

    眼下,正值圆蛤放苗的时节。只是,受疫情影响,占地150亩的海塘里,已经长大的圆蛤还来不及给圆蛤苗“腾出地儿”来。

    落寞的背影

    3月11日上午10点,奉化桐照码头,车来人往。

    林胜锵跳上渔船,向悬山岛出发。从桐照码头到悬山岛,要15分钟到20分钟的船程。

    阳光正好,海风微寒。林胜锵站在船头,敞开的外套被风吹得鼓起来,没有意气风发,反倒多了几分落寞。

    “今年还没有大规模开挖过。”林胜锵说。他口中的“大规模”,指的是“大主顾”,那种来一次就能批发走2500公斤到5000公斤圆蛤的大客户。

    换作往年,林胜锵养的圆蛤早就已经“爬”上宁波、温州两地的餐桌。

    在菜场上常见的花蛤、圆蛤、白蛤中,圆蛤的鲜美最令人垂涎,宁波人喜欢用圆蛤来炖蛋汤,温州人喜欢拿圆蛤来烧海鲜面。

    只是,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餐饮业首当其冲,处于产业链上的养殖业也受到不小的冲击。

    下海捞蛤

    靠岸上岛,林胜锵沿着仅容一人通过的小道蜿蜒向前。山的转角处,是一片开阔的海塘。

    若不是有林胜锵带路,若不是低头瞅见地上的圆蛤壳,似乎很难让人将这片人迹罕至的海塘和圆蛤养殖联系在一起。

    选择在这里养圆蛤,而且一养就是10多年,林胜锵看中的是这里的水质,“象山港的海水直接可以灌进来”。

    只“喝”海水,圆蛤也会“长大”,但生长速度很慢,可能要花上10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长成我们在餐桌上看到的个头。

    即便是人工养殖,圆蛤的生长周期也要2年半左右。

    在平静得甚至没有涟漪的水面下,无数圆蛤正钻在泥涂里生息。林胜锵套上水裤,和同伴一起撑着皮筏,往海塘中央划去。

    跳下皮筏,水刚刚没过林胜锵的大腿。他拿一个白色塑料筐往泥涂里一铲,沾着淤泥的圆蛤露出来。

    这样的挖法,只适合一次挖100公斤到150公斤的“小打小闹”。若是有一次性收1000公斤到1500公斤的买卖上门,林胜锵就会开闸把海塘的水放至露出泥涂,雇小工来挖。

    小工并不难雇,但多是本地60岁以上的劳力,极少有青壮年愿意干这个;雇小工的人工成本要250元-300元/天,在行情不好的当下,林胜锵觉得有点贵。

    耐心等待

    挖了小半筐圆蛤,林胜锵并不着急上岸,撑着皮筏在海塘转悠,用钉耙把漂浮在水面的海苔给“撩”起来。

    在苔农眼里,海苔是宝;但在林胜锵看来,海苔碍事,“跟圆蛤抢养分”。

    林胜锵真正愁的,不是圆蛤“营养不良”,而是时机。

    圆蛤一年四季都能卖,但眼下正是放苗的最佳时机。原本在这个时候,长成的圆蛤正一筐筐往外运,刚好把海塘给腾出来放苗,可如今,“鸠占鹊巢”。

    疫情可能很快结束,可被耽误了的放苗时机却一去不返,极有可能影响接下来的收成。

    林胜锵也尝试了时下流行的“云卖货”,不过来自网络的订单通常只有100公斤到150公斤,只能算是小打小闹。

    林胜锵现在还在耐心等待,眼下疫情正逐渐好转,餐饮行业从“外卖”逐步到“堂食”,正在逐渐复苏。虽然他不理解什么叫做“报复性消费”,但民以食为天,大家总是要吃饭的。

    就像海塘边,已经破旧得快要倒塌的村屋前,唯一的一棵桃花树,含苞待放,仅凭一己之力就点亮了整片海塘的春色。

    记者 石承承 通讯员 赵帅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