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读宁波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3月20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省政府新闻办举行记者见面会
宁波日报记者厉晓杭亮相并深情讲述

“这一刻,我不仅感受到浙江速度,还有浙江温度”

昨日,厉晓杭在省新闻办记者见面会上发言。 通讯员供图

厉晓杭(左)在进行采访。 视频截图

    本报讯(记者 房伟) 他们用文字、镜头和声音记录历史。3月19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记者见面会,仍奋战在湖北武汉、荆门抗疫一线及来自全省各地的9名记者深情讲述了他们亲历的抗疫故事。这其中,就有来自宁波日报报业集团的宁波日报地方新闻部记者厉晓杭。

    厉晓杭在回答天目新闻客户端记者提问时,回忆起了采访中印象最深刻的报道——历经13天的“超级工厂”申洲织造的复工报道。作为全球最大纵向一体化服装制造商,申洲一天要生产170万件衣服,一年可达5亿件,宁波厂区员工有近4万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超级工厂”。

    厉晓杭说,这次疫情中的申洲返工规模大,困难也大。1.7万名员工选择坐包车回甬,申洲最终派出了700余辆大巴,从四川、甘肃、山西、云南、山东等14个省市、1000多个点位迎接员工复工。

    “司机出车有没有被卡?员工能顺利从家里出发吗?……”带着这些疑问,厉晓杭来到企业采访,她被眼前的一幕震撼了,“14个复工小组,每个小组5-6人,每人对接联系几百乃至上千的员工,为他们安排大巴返程路线,电话、微信此起彼伏,很多人喉咙都哑了……”

    厉晓杭回忆,在这场“复工大战”中,政企通力合作也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宁波市企业复工应急工作组接到申洲的求助电话后,立即展开会商,点对点帮扶,特别是交通部门给予很大的协助,2天内就给申洲95辆车做了通行证。

    厉晓杭说,此次的复工报道,太多的细节让自己感同身受。特别是当最后一辆大巴车凌晨3点从四川回到宁波,天正下着雨,但员工们一下车,就一边接受检测,一边喝上了早早准备好的热茶,一位员工说“我终于到家了,终于不用再担惊受怕了”,“这一刻,我不仅感受到了浙江速度,还有浙江温度。”

    厉晓杭还在见面会上分享了一则感人的故事。2月初疫情防控初期,公共交通停运,山区居民就医看病成为难题,厉晓杭随同医护人员给北仑区大碶街道共同村的山区群众送药。

    医护人员每隔一天就开着私家车进山送药,从未间断。无私的举动深深感动了当地村民,他们早早就候在村口,取到药品后久久不愿离去。

    厉晓杭回忆说,采访结束后回程的路上,看到路边的玉兰花开了,心里竟涌上了说不出的滋味,“自己从未像现在这样渴望春天的早日到来”。她最后感慨,经过这次疫情,自己会加倍珍惜生活中的善意、温暖和城市的繁华,相信这次经历,会成为2020年最难忘的生命记忆。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