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读宁波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3月25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500只大白鹅一年赚5万

象山扶贫鹅 延边安新家

去年陈淑芳(左)在延边州龙井老头沟镇铜佛村向养殖户传授养鹅技术。

    昨天,在象山文杰大白鹅养殖有限公司的厂房内,鹅场工作人员正仔细检查着种蛋,将已破壳的鹅苗选出,准备烘干。小鹅们活泼可爱,挤作一团。眼瞅着一颗颗手掌大小的鹅蛋、一只只刚孵化的小鹅仔,公司负责人陈文杰脸上露出喜悦。去年5月,也是这样一个上午,他作为“鹅司令”送鹅苗前往延边龙井新家。

    象山大白鹅延边安家取得双赢

    象山大白鹅养殖项目,是宁波市与延边州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援建项目。浙东白鹅养殖是象山的优势产业之一,“象山大白鹅易养殖,经济价值高、生长周期短。一般种鹅饲养6个月后便开始产蛋。”象山县畜牧兽医总站站长陈淑芳在推动项目落地时发现,大白鹅“远嫁”延边龙井后,并没有表现出“水土不服”,“当地三季度的温度和湿度适宜鹅的生长和产蛋,加上当地相对低廉的玉米价格可以降低养殖成本,可谓‘物美价廉’。”

    第一批500羽试养殖,到去年5月第二批2000羽象山白鹅种苗运抵龙井市老头沟镇铜佛村,目前当地已累计养殖2500余羽大白鹅。陈淑芳带队运送每一批白鹅,并负责手把手为当地养殖户提供专业技术指导。

    解决当地养殖环境、温度调控以及小鹅圈养密度等一系列问题后,她同时也发现,在象山,由于6-8月份天气炎热,白鹅进入休蛋期,市场鹅苗单价是平时的2-3倍。而龙井市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气温不高,非常适合开展象山白鹅种鹅反季节繁殖,有利于发展种鹅生产然后返销南方,衍生出宁波与延边双赢的结果。

    500只大白鹅一年至少赚5万

    有技术最好还要有销路,是每个养殖户最关心的事。陈文杰则与当地企业合作成立公司,以公司统一经营为渠道保障,基地带动为辐射平台,由当地带贫成效较好的合作社为饲料供应商,贫困户为合作对象,逐渐摸索出一条“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产业发展模式,并计划每年额外拿出5%-7%的收益分给当地参与养殖贫困户,“鹅苗变成种鹅留在当地产鹅蛋,我们负责回购鹅蛋运往宁波,当地养殖户只负责养就可以,没有一点后顾之忧。”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只种鹅产蛋40枚到45枚种蛋,一只种鹅的经济效益在150元/年。如果当地农户家里养500-1000只种鹅,那每年至少能赚到5万-10万元。”

    当地村民的“钱袋子”慢慢鼓起来了。像龙井市老头沟镇贫困户韩向玉此前家养的是北方鹅,“价格低、销路差,一年收入不足1万元。”看到陈淑芳、陈文杰等一批象山养殖专家现场教学,而且连往后销售的路子都帮他们想好了。去年韩向玉也因此大胆地领了50只鹅苗回家试养,并在三个月养成后成功将种鹅“脱销”赚到了钱。“每只鹅有30多元的利润,就三个月,靠养大白鹅我赚到了近2000元。今年要是有鹅苗,我还想扩大养殖,和其他村民一起致富。”韩向玉对今年充满期待。

    陈淑芳表示,在象山,大白鹅产业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在技术和产业链相对成熟的情况下把大白鹅“嫁”到延边来,以此把“输血”变成“造血” ,这样会带动更多当地人致富。

    为精准扶贫插上“金融翅膀”

    据龙井市扶贫办副主任、宁波挂职干部吴晓介绍,自2019年“象山白鹅”养殖项目被正式列入龙井市东西部扶贫协作援建项目之一后,目前已安排宁波(象山)帮扶资金1310万元,建设16幢鹅舍及附属配套设施,“项目最终可形成2.5万羽的养殖规模,年生产鹅苗可达50万羽。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周边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白鹅养殖,可惠及龙井市老头沟镇全镇1818名建档立卡贫困户。”

    象山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养殖基地建设去年年底已经完工,预计今年二季度顺利投产。” 此外,象山县农业农村局已联合人保财险,研究制订商业性鹅价格指数保险条款,与象山文杰大白鹅负责人签订了 “宁波象山大白鹅延边州对口帮扶保险”,向当地贫困户提供最低收购价价格指数保险,减少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保护企业投资积极性,保障贫困户收入稳定。

    记者 吴丹娜 通讯员 陈光曙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