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珏慧 江边的樱花开了,满目的姹紫嫣红。时光轮转,江南的春天已经来临。 从书架上找出一本旧书《宋词三百首注释赏析》,书页早已发黄,拭去表面的灰尘,我走进里面宋词的世界。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的《如梦令》,四十个字,很短,却生动再现了千年前那个春天,深闺里的生活画卷。 以前我一直不明白,“应是绿肥红瘦”究竟是怎样的情境?如今,人至中年,经历了多次人生的风雨变故,经历了生死的折磨考验,终于懂了。一夜风雨之后的海棠,绿叶依然茂盛,艳红的花朵却变瘦了。那海棠花是“绿肥红瘦”,那么风雨摧折之后的少女呢?在易安居士的笔下,以人拟花,以花照人。一夜风雨之后,深闺少女贮立于花前,无限的凄美,无限的感叹,人与花融合为一,其中深意,竟已忘言。 正如书中的赏析里所写,“莫不击节称赏,未有能道之者”(明·蒋一葵)。 经典的词句,配上这书中绝妙的赏析,于是,这首《如梦令》,那含蓄凄美的春天的情境,凝固在了时光中,让千年以后的人们依然感慨万千。 宋词里的春天,并非只有婉约与凄美,还有着豪放和开阔。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这是苏轼的《定风波》首句。 关于词的背景和由来,在赏析里,讲述了一个生动的故事。此词是苏轼贬谪到黄州时所作。那一天,苏轼和同伴出行在路上,突遇狂风暴雨。这风雨的意象不仅指恶劣的天气,更是苏东坡人生风雨的象征。然而,苏东坡有着超越常人的豁达,无惧风雨,勇敢前行。风雨之声不必去听,不必在意,风雨交加之中,还要吟啸前行。他是这样面对这一天的风雨之路,也是如此直面自己的一路风雨人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下半阙,又是另一番情境。心境与春天雨后的风景相融,这样的春天,温暖浪漫,开阔怡人。置身于这样的春天情境之间,“也无风雨也无晴”。所有的一切,都已过去,当下只剩下看透人生的喜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