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家务劳动中的张添嘉小朋友。 |
案例采访 劳动既是一种自理能力,也是心里装着别人的体现 张添嘉是广济中心小学六年级的一名学生,父母都是医生,平时工作忙碌,孩子生活、学习方面的自理能力都比较强,又是学校少先队大队长,在老师眼中,是很多同学可以学习的榜样。 “在孩子的成长方面,我一直认为学习能力是第二位的,自理能力和创造快乐的能力才是第一位的。”张添嘉的成长或许与妈妈的育儿心态有很大关系。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家长就再也没有帮张添嘉整理过一次书包,“得让孩子明白,有一些自己的事情,又是力所能及的,就应该自己去做”。慢慢地,张添嘉学会了自我整理房间,“当她看到自己整理的整齐的环境时,就会有一种快乐油然而生”。 现在的张添嘉,已经学会了洗自己的袜子和内衣,做简单的饭菜,比如焖一个米饭,炒一个西红柿炒鸡蛋等等。在学校的时候,她会报名当义工,去食堂擦桌子,给同学们分饭,也打扫过厕所。 劳动既是学会照顾自己,也是学会帮助别人。在张添嘉妈妈看来,通过劳动,既能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也能让孩子慢慢学会心里装着别人。 刚开始兴趣挺足,过了新鲜劲就不愿意做了 “晨晨,把你的房间收拾一下,书本放好,用过的废纸团扔到垃圾桶里。”“妈妈,我现在忙写作业,没空……” 晨晨是一名初二的男生,疫情期间,晨晨妈妈想利用孩子网课之外的时间,带着一起做做家务,也适当缓解一下网络学习的疲劳。但常常是,她喊一下孩子动一下,不喊不动。而且好几次,住在一起的外公外婆听到了,会抢在晨晨前面帮忙打扫,理由是:孩子上初二了,课业重,不能分心。晨晨也学聪明了,不想干的时候,就跟外公外婆撒个娇。 “挺让人头疼的。”晨晨妈妈说,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孩子挺爱劳动,经常嚷嚷着要帮忙拖地、扫地、洗碗。他还会把学校家政课学到的折衣叠被、清扫地面等小技能,兴奋地演示给家长看。 但后来人大了,对劳动反而没那么感兴趣了。自己的事情也总寄希望于别人来做,一边让外婆帮着收拾房间,一边让外公帮着取快递包裹。学校鼓励学生家务劳动每天不少于半小时,但晨晨一周下来劳动时间可能也没有一两个小时。 去年,晨晨班上开始普及垃圾分类小知识,孩子学得很认真,回家对着家里绿色、黑色两个垃圾桶仔细研究。晨晨妈妈留意到后,和先生、外公外婆商量好,家中的垃圾分类全交给孩子来负责。 “刚开始,他兴趣很足,一个人躲在厨房检查厨余垃圾、其他垃圾装对了没有。后来,新鲜感过了,又要喊一下动一下,但好在每次喊了就会检查垃圾袋再拿下楼扔掉,如果是可回收垃圾,就放到专门回收站。” 晨晨妈妈感叹,好的劳动习惯有助于孩子成长,她还是希望儿子能适当参与家务劳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家里书桌不愿收拾,住宿内衣不愿洗 肖肖是一名初一女生,对于女儿有点小懒惰的习性,肖肖妈妈也有点无奈。 “经常是我把书桌收拾整齐了,不用一两天时间,上面就乱七八糟了,想用电脑的时候,连键盘都找不到在哪里,不爱收拾的毛病有点令人发愁。另外,她吃零食以后的包装袋包装纸都胡乱扔在桌子上,明明垃圾桶就放在桌子底下,也不愿意扔到垃圾桶里,有时候觉得很想不明白。”肖肖妈妈向记者吐槽。 在肖肖妈妈看来,也不是要孩子帮家长做多少事情,但至少自己的书桌和房间会整理,这也是有条理的一种体现,女儿乱糟糟的习性让她担心孩子以后自己生活了怎么办。 事实上,初一开始肖肖就住宿了,之前的假期里,孩子也学会了洗袜子内衣等小东西,但真等住宿以后,除了前面两三周,自己还洗洗袜子内衣,后来就再也不洗了,每次都是周五一次性带回家里让妈妈洗。“有时候我看她换下来的没几件,问她为什么不每天换洗,她都说时间紧张懒得换,我都有点担心她的卫生习惯了。” 肖肖妈妈也在反思,是不是从小没把孩子的习惯培养好。“我觉得她缺乏条理和自主性,不但在劳动方面是这样,在学习上多少也有这个问题,可能我们的教育上有点问题,从小对孩子习惯的养成不够注意。” 宁波做法 劳动教育的要求 宁波已经走在前列 市教育局:中小学生家务劳动平均每天不少于半小时 事实上,去年5月,宁波市教育局已经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指导意见》,为什么要加强劳动教育?中小学如何开展劳动教育?关键环节有哪些?这些在文件里都有具体的说明和要求。 近年来,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存在思想上不被重视、在学校被弱化、在家庭被软化的现象。中小学生劳动机会减少、劳动意识缺乏,出现了一些学生轻视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 在此背景下,宁波市教育局专门出台了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指导意见,并将用3年左右时间,统筹资源,构建模式,推动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在全市中小学形成普遍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在全市创建100所劳动教育示范学校,建立50所市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带动全市中小学劳动教育深入开展。 《指导意见》同时要求宁波各地各中小学要统筹校内外和家务劳动教育资源,保障中小学生平均每天劳动不少于1小时,其中家务劳动每天不少于半小时。 在评价制度方面,《指导意见》要求各中小学校要建立和完善学生劳动评价制度,评价内容包括劳动态度、劳动时间、劳动成果、劳动给学生带来的变化等方面。要将劳动评价记入学生期末评价、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加强对学生劳动实践能力考查,逐步推进劳动教育记入普通高中学分考核制度,并作为升学、评优的重要参考。记者 王伟 樊莹 马亭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