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最后一位出院的黄先生和医务人员合影。 |
昨天上午,宁波市援助武汉抗击新冠肺炎医疗队医疗1队送别了最后一位出院患者,由宁波医疗1队接管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光谷院区E3-1病区的患者全部清零。此前在3月28日,宁波医疗2队接管的E3-2病区患者也已经清零。至此,宁波市援助武汉抗击新冠肺炎医疗队已圆满完成支援任务,接管的两个病区患者全部清零,宁波援武汉医疗队将于今天胜利凯旋! 和宁波医疗队有特别的缘分 “没想到今天这么多人送我出院,享受到了VIP待遇!”昨天上午,武汉市民黄先生微笑着走出病房,和宁波援武汉医疗队医疗1队的医护人员们合影、告别。至此,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光谷院区E3-1病区的患者全部清零,由于前两天宁波医疗2队负责的病区已经实现了清零,宁波援武汉医疗队圆满完成了在武汉的救治任务。 “我在医院住了6天,每天都被宁波的医护人员感动,他们不但专业技术精湛,服务也很周到。”黄先生一家和宁波医疗队有特别的缘分,半个月前,他的母亲在E3-1病区经过1个多月的治疗后痊愈出院。 “我妈妈生病的时候情绪很低落,总感觉自己好不了了。之前她在方舱医院住院的时候,我每天和她连线,她的情绪非常不好,转到宁波医疗队接管的病区后,我明显感觉到她的情绪一天天好起来。”黄先生说,在同济医院光谷院区,他妈妈受到宁波医护人员无微不至的关怀,注意到她情绪低落,心理专家禹海航专门到病房为她做疏导,护士们每天和她聊天,还带各种好吃的为她改善伙食。 宁波市康宁医院副院长、心理专家禹海航告诉记者,黄先生的母亲出院后,还经常通过微信和宁波医疗队保持联系。正因为对宁波医疗队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在她儿子生病后,她强烈要求自己的儿子到宁波医疗队接管的病区治疗。不负所托,黄先生在住院6天后就治愈出院,成为了病区休舱前的最后一位患者。 “宁波医疗队的医护人员让我一生难忘!”黄先生说。 奋战51天收治患者173人 2月9日,宁波268人医疗队紧急驰援武汉。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宁波医疗队成建制接管了两个重症病区宁波“白衣战士”们用12小时就筹建起重症病区,在抵汉48小时内收满重症患者。 宁波医疗队接管的重症患者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比接近七成,不少患者都合并多种基础性疾病。据统计,宁波医疗队接管的两个病区共设有床位98张,在武汉奋战51天,一共收治患者173人,治愈出院158人,治愈率91.3%,还收治了光谷院区年龄最大的94岁的重症患者。 白衣战士们在武汉奋战的最后一段日子,也是最艰难的日子。如今的武汉已经春暖花开,大武汉的热情让大家直呼受不了。“暖适的温度对于防护服下的医护人员来说是眼花胸闷气促的元凶,每一次给病人翻身、换尿不湿、打开水,哪怕只是从走廊这头走到走廊那头,都成了煎熬!”宁海县第一医院的王爱娇说,每次上完班感觉比自己跑一场半马还累,最难熬的是脸上出汗后那种坐立不安的发痒,不能擦、也没法碰,汗水在护目镜底部积聚成流,偶尔鼻涕也来凑热闹。 经过对所有病房进行整理、彻底消毒后,宁波医疗队完成了在武汉的所有支援任务,所有队员将于3月31日上午乘坐包机返回宁波休养。 快回家了,回望在武汉的51天,很多队员都感慨万千。“回想刚来武汉没日没夜工作的日子,就像在昨天,时间过得真快,我们不辱使命!”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ICU主任董绉绉说,在武汉的51天,是他毕生难忘的日子。“回想初来武汉时的万籁俱寂,门市萧条,只有空荡荡的城市孤寂矗立。如今的武汉,正逐渐恢复烟火气息,马路上私家车往来穿梭,公交站台多了等候车辆的行人。”宁波市第一医院的郑丹萍说,援鄂抗疫工作现已进入了倒计时,很高兴看到大家拼尽全力守护的武汉也重新开启了复苏键。 记者还了解到,今天,北仑区人民医院(浙大一院北仑分院)的5位护理人员也将跟随浙江省第四批援助武汉医疗队返浙。这5名护士于2月14日出发驰援武汉,她们分别是王燕辉、汪碧亚、王维超、邱柳波和孙丽敏。截至3月30日,她们已驰援武汉整整46天。 记者 孙美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