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三江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4月07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蒲村的国宝古戏台

目前正在进行维修的宗祠古戏台

魏文灶老人讲述古戏台曾有的风貌

宗祠古戏台

    悠悠扬扬的丝竹声响起,一对才子佳人挑帘而出。

    烟雨朦胧的江南岸,戏台上水袖翻转,唱腔袅袅。波澜壮阔、哀婉缠绵、忠孝节义的故事在这里粉墨登场。那声音绕梁而上,透过天井,越过飞檐。

    即使是大半个世纪过去,站在祠堂的戏台之下,宁海县强蛟镇下蒲村的村民魏文灶,仍清楚地记得当年某位旦角举手投足的绰约风姿,也仿佛能看到年少时搬着板凳坐在台下看戏的自己。

    今年4月1日,下蒲村魏氏宗祠古戏台修缮工程正式动工,该工程获得了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135万元,用于古戏台主体及屋面、斗拱、大殿、厢房等的修缮和保护。“这是迄今为止修缮下蒲古戏台的最大手笔,终于盼到这一天了。”如今已是85岁高龄的魏文灶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守好村里的宗祠古戏台,是他半辈子以来最大的心愿。

    有趣的古戏台建造风格

    根据史料记载,魏氏宗祠古戏台,始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2006年被国务院核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宗祠坐西朝东,戏台阔4.8米,深4.7米,台面离地1.5米,与勾连廊梁架交接,组合成一个整体。古戏台木雕精美,石刻量多,是一座集宗法建筑与多种艺术于一体的组合体,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保护价值。

    戏台之上,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做工精细。头顶的藻井兜兜转转、层层叠叠,简直令人目眩。四周精雕彩画,绘的都是三国故事,因时代久远,失去了原有的鲜亮。

    站在戏台上看两侧厢房,可以看到两边雕刻的花纹、工艺完全不同。询问之下,却得知一个有趣的故事:魏氏宗祠古代曾为后舟、下洋两村所有,所以在光绪十六年的一次大修中,两村决定以“劈半做”的方式进行,也就是两个村子的村民按宗祠中轴线劈半而建。他们请来两班工匠,按照自己最擅长的手艺各显神通。戏台建造,成了一场手艺界的PK赛。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虽然两班工匠各自为战,展开竞赛。但整个工程完工后,宗祠的建筑风格却呈现出了一种整体的协调感。这样的“劈半做”,在古时宁海的宗祠建造中并不少见。据说在宁海的10个“国保”古戏台中,就有6个采用了这样的建造方式。有的即便是一块匾额,也是中间分界,各做一半。现在看来,如今宁海的工匠如此出名,肯定也与当年这种互相叫劲的手艺比赛分不开。

    繁盛时曾千人观看

    戏台与后室之间以屏风间隔。前面是舞台,后台则用来存放道具,及供演员休息、化妆排练之用。有趣的是,在后台横梁之上,还有些斑驳可见的墨迹。仔细辨识,竟还能看到“回龙阁”“双登殿”“南北和”等字样,皆是当年登场的剧目。

    “当年登台的戏班子,都把自己要唱的戏目写在这里,还会留下自家戏班的名号。”抚摸着后台斑驳的横梁,魏文灶仿佛又回到过去听戏的年少时光。

    过去,每年的正月十六和六月,村里都会“做大戏”,请来戏班子演戏。热闹时连演十几夜,邻村的人也都来看戏,多时有几千人,邻村上了年岁的老人干脆就住在他们村。演的剧目都是传统戏,越剧、京剧都有,还有宁海本地的平调。魏文灶自豪地给我们讲解戏台上的两连贯藻井。戏台上的藻井,顶部的斗拱层层盘旋向上,中间还置有一面大铜镜,当演员在台上高歌或低吟时,其四壁会形成共鸣,出现余音绕梁的音响效果。第二藻井下曾放置多排木凳,魏文灶说:“这是专为客人准备的,本村人不能坐。厢房楼下为女人专座,楼上为孩童区域,本村男人要自带凳子坐在大殿里观看。”

    如今85岁的他,附近的村民都会尊称他一声“文灶公”。自1996年伊始,他先后筹集50万元分两次对古戏台进行大修,“1996年开始的那次,修了整整两年。族人每户出二三十元钱,多的上万元,共募集到几十万元。”两年间,魏文灶没拿一分工钱。至今他还保持着习惯,每隔四五天便打开紧锁的祠堂门,到里面转转。隔一两月,雇人进行清扫。每年还自掏腰包检查戏台屋面,避免因渗漏导致损坏。

    少年的记忆和乡愁

    对魏文灶来说,这个宗祠古戏台承载着他年少的记忆,也有对文化的尊重。“小时候,除了一年两次‘大戏’,其他时候,村里的孩子都在宗祠里读书。不管有钱没钱,校长都收,说至少能让孩子识个字。我那时候家穷,父亲有残疾,9岁才进宗祠读书,读了三年,学了六册书,实在是穷得读不下去了。校长也是本村人,知道我家情况。他在我走的时候又塞给我一册书,让我回家看。可以说,因为魏氏宗祠的存在,让村里的孩子不至于成为文盲,就凭这一点,我感恩它的存在。”

    在魏文灶的心里,宗祠就是“文化”的代表。宗祠里的学校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人,包括他的儿子。他的儿子曾在这里读过书,之后出去继续求学,目前已是浙江大学的博导。

    如今,历经数百年沧桑的古戏台,已出现檐枋、梁柱、藻井等构件霉烂、脱落等损坏现象,仅是靠当地村民力所能及做一些简易的保护工作,远远不足以保护“国宝”。“特别是古戏台藻井‘百鸟朝凤’建筑工艺堪称绝笔,集上乘的美学构思、雕刻、彩绘于一体,留存着无尽的艺术神韵。”宁海县文物办相关负责人说,此次国家下拨专项资金,对古戏台进行抢救性修缮保护具有重大意义,可确保“国宝”得以“延年益寿”,重焕生机。

    “宗祠古戏台是祖辈留下来的,我希望它能好好地保留下去。” 魏文灶最近收了个徒弟,也是本村人,他时常带着徒弟在古戏台转悠,告诉他每一处木塑雕花的故事,目的是未来他能接替自己把宗祠古戏台的保护工作做下去。

    记者 张海玉 文/摄  通讯员 蒋攀 吴立高 史烨东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