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艺宁波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4月14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希望爷爷的古医书能物尽其用”

志愿者向天一阁捐赠古医书 一本此前认为已佚失的古书重现江湖

    慈溪的劳氏伤科是宁波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近日,劳氏后人劳杰文向天一阁博物馆捐赠了30多册古籍,都是他家传的古医书。昨日上午,天一阁向劳杰文颁发了收藏证书。

    “在古代,宁波曾有不少名医在疫情发生时积极探索各种治疗方法,拯救了很多百姓。所以在现今疫情防控的大势下,我把这些祖父的遗物捐献出来,让专业人士研究、学习、借鉴,希望能够物尽其用。”劳杰文告诉记者。

    享誉浙东的劳氏伤科

    劳杰文向天一阁捐赠的古籍共17种34册,其中包含《伤寒论》《黄帝内经》《针灸大成》等医学名著,也有医学名著的补注及考证名篇,如唐王冰所著的补注《黄帝内经素问》《黄帝内经灵枢》,以及明张世贤考证李时珍的《濒湖脉学》诸书目及脉诀附方、《图注八十一难经》《奇经八脉考》等,都为清代末年至民国初年的刻本、石印本和铅印本。

    这些古医书中,有几册盖有“劳齐圣印”,劳齐圣就是捐赠者劳杰文的爷爷。劳齐圣是余姚周巷人(今属慈溪),周巷劳氏,自明嘉靖年间以来,以医行世,子孙传承,劳氏伤科一度享誉浙东。如今,劳氏伤科医疗技艺是我市的市级非遗项目。

    除了伤科,周巷劳氏在中医其他领域也颇有建树。劳杰文的爷爷劳齐圣就精理伤寒、湿热等症,在当时名声很大。这批古籍大概是劳齐圣悬壶行医时的案头书。

    作为劳氏后人,劳杰文并不从医,他现在是浙江信达地产的员工。“爷爷1945年去世的时候,我爸爸才五六岁。如今我又不懂医,我觉得天一阁是爷爷遗留下来的这些古医书的最好归宿。”喜欢收藏的劳杰文对天一阁仰慕已久,是天一阁博物馆今年新招募的志愿者之一,此次捐书可算是他加入志愿者队伍、献给天一阁的一份“见面礼”,也彰显了宁波市民爱乡爱家、无私奉献的博爱精神。

    三本宁波人写的古医书很珍贵

    尽管并不学医,但劳杰文业余也常看一些医学方面的书。他告诉记者,据陈邦贤的《中国医学史》记载,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古典生物型霍乱由海外经宁波等传入浙江,此后历年均有发生和流行。这种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传染病,不同于我国古典医籍记载的霍乱,民间称之为转筋霍乱,或称为吊脚痧。

    这种霍乱造成的祸害触目惊心,四明医家为对付这种来势凶猛的疾病,做出了一定程度的努力。余姚坎墩(今属慈溪)人胡杰人著有《霍乱转筋医商》,探索了霍乱病的医治方法。

    劳杰文此次捐赠的古医书中,就有清同治三年(1864年)胡杰人著的《霍乱转筋医商》一书,非常宝贵。因为在《中国医学史》一书中,称《霍乱转筋医商》已佚,劳杰文的捐赠让此书重现江湖。此外,捐赠的《香远居医学举要》和《秋瘟证治要略》两书,分别由余姚人周钺、鄞县人曹炳章撰写,均为珍贵的宁波医学史料。

    “医者,以仁心济世。面对疫情,宁波历史上有不少名医,看到本地出现的新病例,积极探索,根据前人的经验,结合自己的实践,特别值得宁波人自豪,也值得专业人士研究。如今又是疫情蔓延,我把爷爷的这些古医书免费捐献出来,为的是让专业人士研究、学习、借鉴,希望能够物尽其用。”劳杰文说。

    记者 俞素梅 通讯员 王伊婧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